2025-03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明确全面开放“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平台。通知要求,各地相关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及时了解所辖区域的企业创新积分情况;各地要充分利用平台数据,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精准支持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鼓励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和国家高新区积极引导辖区内高新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企业开展创新积分自评,帮助企业主动识别在同类型或同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形成企业创新自我激励机制;各地要加强与火炬中心的沟通协作,及时反馈平台使用中的问题与建议,确保平台高效运行。关于做好“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平台有关工作的通知工信厅高新函〔2025〕9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科技主管部门:企业创新积分制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定量评价、积分赋能、精准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型政策工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完善支持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的决策部署,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2024年,我部建成“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平台,完成了对52万家企业的创新积分测算,并向二十余家金融机构推荐,助力创新型企业获得融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8号)要求,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现决定全面开放“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平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平台功能与使用 “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平台(https://hjrz.chinatorch.org.cn)是全面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的重要载体。该平台充分发挥火炬中心业务系统数据整合优势,通过打通政务数据通道汇集企业数据。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高新区内入统企业无需填报任何数据,注册登录后即可查询企业当年创新积分情况。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可登录该平台了解本地区企业创新积分情况。二、工作要求 1.各地相关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及时了解所辖区域的企业创新积分情况。2.各地要充分利用平台数据,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精准支持政策,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3.鼓励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和国家高新区积极引导辖区内高新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企业开展创新积分自评,帮助企业主动识别在同类型或同行业的科技创新水平,形成企业创新自我激励机制。4.各地要加强与火炬中心的沟通协作,及时反馈平台使用中的问题与建议,确保平台高效运行。三、登录方式 (一)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可使用火炬统计系统相同账号密码登录或联系火炬中心获取用户名和登录密码。(二)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1、已入统机构:用火炬统计系统相同账号密码登录。2、未入统机构:按系统提示完成注册即可登录。(三)企业登录1、火炬入统企业:用火炬统计系统相同账号密码登录。2、非入统企业:按系统提示完成注册即可登录。附件: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企业创新积分制”服务平台操作说明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25年3月21日
2025-03
川经信办函〔2025〕73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为贯彻落实《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促进大气治理、污水治理、环境监测仪器、固废处理等行业规范发展,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2025年申报工作及已公告企业动态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25年申报工作(一)申报条件。1.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发展规划,近三年无以下情况:发生较大及以上重大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事故、Ⅲ级(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相关督查工作中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等。2.企业符合对应领域《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环保装备制造业(固废处理装备)规范条件》要求。(二)工作程序。1.符合条件的企业自愿提出申请,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https://green.miit.gov.cn)线上提交规范条件申请书等相关材料。2.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对辖区内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核实,并提出推荐意见,于2025年4月10日前将推荐意见、企业申请材料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报送我厅。二、动态管理工作相关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辖区内已公告企业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事中事后监管—环保装备规范条件企业年报)线上填报年度信息采集表,重点就企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近三年新增发明专利数量进行审核,并就企业是否保留在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提出意见,于2025年4月10日前将审核意见、企业年度信息采集表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报送我厅。三、其他事项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要高度重视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积极组织企业申请公告,加强对已公告企业的动态管理。我厅将对各地推荐企业进行审查核实,符合条件的将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纳入公告名单。联系人:环资处 刘志伟;电话:028-86264871。附件:1.已公告企业名单 2.环保装备制造行业(大气治理)规范条件 3.环保装备制造行业(污水治理)规范条件 4.环保装备制造行业(环境监测仪器)规范条件 5.环保装备制造业(固废处理装备)规范条件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2025年3月19日附件列表>>关于做好2025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申报工作及已公告企业动态管理的通知附件1-5.doc
2025-03
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 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有关部署,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工作安排,经试点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发展改革委推荐、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确定第二批27个国家碳达峰试点,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加紧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研究推出改革举措、扎实推进重大项目。 二、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及《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有关地区发展改革部门要组织专业力量,对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对本地区试点城市和园区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后,于2025年4月25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我们将组织有关方面对各试点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并反馈有关修改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2025年3月15日附件: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pdf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ofd
2025-03
川经信产融函〔2025〕131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川办规〔2024〕3号)精神,切实缓解工业企业融资难问题,现就做好应急转贷奖补资金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奖补对象依法合规设立,并在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实际开展工业企业应急转贷业务的资金池运营管理法人单位。二、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应急转贷资金池运营管理单位,省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按以下公式核定补助金额:单笔业务补助金额=单笔应急转贷业务金额×(同期1年期LPR/360天)×单笔业务应急转贷天数三、支持条件1.应急转贷资金池必须由县级(区)以上政府批准成立,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财政资金、国有企业自有资金等。2.应急转贷资金池依法合规运行,应急转贷业务开展对象须为工业企业,在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期间实际发放贷款并完成5笔(含)以上应急转贷业务。3.申报主体为负责应急转贷资金池运营管理法人单位。四、申报程序(一)市(州)组织申报。2025年4月1日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辖区内应急转贷资金池运营单位开展应急转贷奖补资金申报工作,指导急转贷资金池运营单位按规范填报《四川省应急转贷奖补资金申请书》等相关佐证资料。(二)市(州)初审。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对市县应急转贷资金池运营管理法人单位提交佐证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重复性进行严格审核,于2025年4月15日前将正式推荐的红头文件、佐证资料纸质版(一式两份)及佐证资料PDF扫描版和可编辑Word版,报经济和信息化厅并抄送当地财政局。(三)省级复审及资金拨付。经济和信息化厅对佐证资料进行复审,审核通过后在经济和信息化厅官网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向财政厅提出奖补资金需求,财政厅按程序下达资金。五、佐证资料应急转贷资金池运营管理法人单位按下列要求提供佐证资料,每份资料需加盖单位公章,并按如下顺序装订成册。(一)奖补资金申请书。(封面及目录)(二)奖补资金申请报告红头文件。(附1)(三)应急转贷奖补资金申报汇总表。(附2)(四)应急转贷奖补资金申报明细表。(附3)(五)应急转贷业务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应急转贷资金池设立及运营合规性证明(以政府名义印发的应急转贷资金管理办法红头文件等资料)、应急转贷申请表、贷款合同、贷款放款凭证、贷款还款凭证等能证明应急转贷业务在政策期内真实发生的资料。(附4,按附3的借款企业顺序排列)(六)信用承诺书。(附5)六、工作要求一是规范资金管理。各市(州)应确保资金池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并接受审计监督。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广泛宣介应急转贷政策,扩大工业企业知晓度和受益面。三是严格审核把关。对虚报、冒领补助资金的单位,一经查实,取消奖补资格并依法追责。七、联系方式经济和信息化厅产业金融处 唐 创,028-86266021邮 箱:jxwcjc@163.com邮 编:610015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通过邮寄报送资料时,请寄快递信件并来电确认接收情况)附件:四川省应急转贷奖补资金申请书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5年3月18日附件列表>>附件:四川省应急转贷奖补资金申请书.doc
2025-03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企业(单位):按照《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川办发〔2024〕52号)要求,为深入推进实施“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以下简称“揭榜挂帅”),现就做好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征集工作通知如下。一、征集领域聚焦推动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新型显示、医药健康、高端能源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链及细分领域。二、条件要求(一)技术范围。“揭榜挂帅”项目技术需求范围主要聚焦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补短板技术等。(二)需求方要求。需求方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且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3年以上,无重大安全、环保、税收等不良记录。2.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原则上不低于2000万元,具有较强资金投入能力和其他研发配套条件。3.对产业“卡脖子”核心技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补短板技术具有内在迫切需求,有明确研发目标或技术参数,且依靠自身现有研发能力难以解决。4.“揭榜挂帅”项目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等区域落地转化。三、征集流程(一)符合条件的需求方按照自愿原则,登录经济和信息化厅官方网站(https://jxt.sc.gov.cn),在“益企服务超市”选择“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专栏,按要求注册并填报《“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征集表》(见附件)等有关信息。(二)“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专栏实行常态化开放,企业可填报和完善技术需求信息。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30日12点。经济和信息化厅将按程序牵头编制形成“揭榜挂帅”第二批榜单并组织发布实施。(三)对实现成功揭榜的“揭榜挂帅”项目,将按《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先行先试工作方案》(川办发〔2024〕52号)和有关规定,在资金支持、中介服务、人才服务、孵化服务、平台支撑、“科创通”服务等方面给予保障。四、有关要求请各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动员组织优质企业积极参与“揭榜挂帅”工作。企业要认真梳理和凝练技术需求,及时、准确、真实填报有关信息,配合做好后续相关工作。如遇任何问题和困难,请及时联系经济和信息化厅。联 系 人:技术创新处 周玲、鲁德鹏联系电话:028-86265730电子邮箱:929374998@qq.com附件:“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征集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2025年3月18日附件列表>>附件:“企业找技术”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征集表.doc
2025-03
各市(州)科技主管部门、相关单位:为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撑推动我省“15+N”产业链创新发展,公开征集我省“15+N”产业链重大科技攻关需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人工智能(含集成电路、机器人、算力、数据)、新能源(光伏、风电、氢能)、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高端能源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低空经济(含无人机)、航空航天、现代物流、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农产品精深加工(以茶叶、竹、调味品为重点)、绿色建材、医药健康(含核医疗、体育等)、文化旅游、银发经济等产业链。二、征集对象(一)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需求。主要由省内相关产业链链主企业根据相关产业链实施方案中明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提出本企业需要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或重大技术需求,包括拟自主研发、联合攻关、外协的需求。(二)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攻关需求。主要由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单位提出拟开展自主研发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拟与企业联合开展的攻关需求,应由企业报送重大科技攻关需求。三、征集要求1.各市(州)科技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组织好当地相关单位的需求征集工作。2.此次征集工作,全程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202.61.89.120/)内完成,无需提交纸质材料。3.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需求由企业直接填报;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攻关需求由项目负责人填报,单位审核后统一提交。3.需求征集工作为科技厅常态化工作,各单位可随时填报。4.各单位应如实填报需求相关信息,不得虚填虚报。5.不受理涉密技术需求。四、征集流程(一)身份获取。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完整、如实填写申报单位、个人相关信息,已注册过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需求征集。(二)需求填报。企业重大科技攻关需求使用单位管理员账号直接填报,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攻关需求使用项目负责人账号填报。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提示,在线填报需求征集表并提交。(三)单位审核。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单位应及时在科技管理系统完成网上审核和提交。五、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一)业务咨询1.人工智能(含集成电路、机器人、算力、数据)、新能源(光伏、风电、氢能)、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高端能源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平台经济(以电子商务为重点)产业链:产业处 李伟028——867176302.农产品精深加工(以茶叶、竹、调味品为重点)、绿色建材产业链:农环处 冷祥028—867301903.医药健康(含核医疗、体育等)、文化旅游、银发经济产业链:服科处 李学智028—866240314.低空经济(含无人机)、航空航天产业链:平台处 张文028—86677159(二)流程咨询资源处 杨欣028—86715385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3月17日
2025-0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行政部门、商务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商务局,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关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有关体育企业、平台企业: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推动体育和餐饮深度融合发展,促进体育和餐饮消费相互赋能、扩大升级,助力体育产业和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体育总局、商务部决定开展“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任务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将丰富多彩的群众赛事活动、高水平竞技体育赛事以及精彩纷呈的青少年赛事活动与中华美食科学、有机地融合,创新服务供给,强化消费联动,深化跨界合作,更好发挥体育和餐饮产业对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主要内容(一)开展特色美食进赛事活动。鼓励大型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竞技体育赛事、青少年赛事活动举办方与餐饮协会、企业加强合作,结合实际配套举办地方特色餐饮、老字号美食等展销活动,在赛事配套嘉年华、音乐节等活动中嵌入特色美食体验、推介活动。支持在竞技体育赛事补给点、参赛休息区、大众体验区等区域配置适宜的特色美食。鼓励系列赛事举办方强化区域联动,探索打造贯穿全赛季的特色美食体验活动,借助系列赛事打造美食“寻踪地图”,借助特色美食提升赛事影响力。(二)促进体育赛事和餐饮消费联动。鼓励各地依托服务消费季、中华美食荟、大众冰雪季等活动,结合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组织开展“体育+美食”主题特色促消费活动。鼓励赛事举办方、品牌餐饮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银行、支付结算机构等联合开展“体育+美食”促消费活动,设立“跟着赛事品美食”活动专区专栏,面向观赛消费者、参赛运动员推出看赛事享餐饮优惠、打卡美食享赛事门票优惠等活动,实现消费联动。(三)加强体育与餐饮跨界合作。鼓励餐饮企业和体育赛事组织方加强合作,推出体育赛事主题套餐,探索建设体育赛事主题餐饮门店。鼓励赛事举办方和餐饮企业合作,结合参赛和观赛群体特点,推出亲子餐、老年餐、家庭餐等个性化餐饮套餐。加强宣传合作,鼓励在赛事中场间歇等环节推介地方特色餐饮,弘扬优秀餐饮文化。支持知名运动员推广家乡特色美食,参与地方特色美食促消费活动。三、有关要求各地体育、商务部门要高度重视,鼓励和引导体育、餐饮社会组织、企业加强沟通协作,促进跨界合作,大力培育融合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出便民惠民措施。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利用电视、报刊、新媒体平台等宣传阵地,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全面提升活动影响力。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防范宣传走偏。各地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落实属地责任和赛事组织方主体责任,与公安、卫生健康、应急等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全面落实《体育行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3版)》,切实保障体育赛事活动安全。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依职责加强餐饮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指导督促餐饮经营主体和促消费活动主承办机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特此通知。体育总局 商务部2025年3月5日
2025-03
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州)科技局,产学研机构等相关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2025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要求(一)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2025年度第一批项目(以下简称“重点专项”),必须紧扣项目申报指南,紧密联系国家目标以及四川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二)申请资格、具体申报方式严格按照《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2025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https://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50312/5643.html)要求执行。请申报单位对所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把关。(三)科技厅负责组织重点专项的申报推荐工作。各申报单位于3月31日16:00,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进行网上申报,并于2025年3月27日18:00前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www.sczwfw.gov.cn),上传加盖单位公章后的“申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预申报书简表”扫描件(以下简称预申报书简表)。具体操作步骤:以法人身份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www.sczwfw.gov.cn),选择“法人服务—科技创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荐服务—申请”,下载“预申报书简表”,填写—盖章—扫描件上传,并根据网上办理流程完成上报。或下载本通知附件,填写完成后盖章,扫描上传。如预申报书简表扫描件无法上传,请将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并同时与受理处室联系。申报单位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和多头推荐申报。请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科技管理部门、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按要求认真组织,及时报送。科技厅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核、推荐。二、重点专项受理处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前沿生物技术”重点专项2025年度第一批项目由科技厅民生与服务业科技处受理。三、业务咨询电话及邮箱联系人:陆贤坤电 话:028-86710813邮 箱:kjtsfc@163.com技术咨询电话:中继线 010-58882999 附件:申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预申报书简表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2025年3月13日 预申报书简表.docx
2025-03
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州)科技局和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根据科技部《“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加快推动我省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科技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研究制定了《四川省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情况抓好贯彻执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2024年12月3日 四川省科技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实施方案.pdf
2025-03
各有关单位: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实施“双向揭榜挂帅”推动成都科创生态岛“四链”融合先行先试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项目需求,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范围(一)产业领域人工智能(含集成电路、机器人、算力、数据)、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含无人机)、新能源(含光伏、风电、氢能)、新型显示、高端能源装备、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医药健康(含核医疗)、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链及细分领域。(二)征集成果重点征集近5年国省级科技奖励成果、国省级重点研发计划成果、高层次人才技术成果、国省级创新平台研发成果、先进技术成果、先进通用型中试技术(平台)等拟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二、条件要求(一)相关科技成果应满足以下条件1.符合上述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和方向;2.成果较成熟,已具备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条件,市场用户和应用范围明确;3.相关技术具有先进性,不属于高污染、高耗能等淘汰落后行业领域。(二)成果转化需求方应满足以下条件1.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2.拥有拟转化科技成果的自主知识产权,拟在西部(成都)科学城(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中国(绵阳)科技城落地转化;3.技术团队愿意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并持续提供技术服务;4.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会诚信,未被列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违规记录和科研严重失信记录,未被列入联合惩戒名单。三、支持方式(一)科技厅将会同有关方面组织投资机构、技术经理人、技术专家等对项目需求进行论证,重点遴选出产业带动力强、行业应用面广、技术创新性好的高价值科技成果,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原则向社会张榜发布,公开征集揭榜方案,推动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二)项目资金以后续揭榜企业投入为主,财政科技资金按照“总额核定、分期拨付”的原则,对揭榜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40%支持,单个项目支持金额不超过2000万元。四、填报流程及要求(一)请各有关单位及个人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网址:http://202.61.89.120/),进行身份注册和实名认证,成果输出单位和成果负责人需完整、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已注册过的单位和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并补充完善相关信息,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需求填报。(二)成果输出单位以项目负责人账号登录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后,在线如实、准确填报《“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征集表》(见系统)并按要求上传附件,导出打印申请表,加盖申报单位公章(所有盖章部分及附件材料扫描后在线上传)。(三)网上填报提交时间至2025年3月24日23:00(系统将在3月24日23:00自动关闭,无需报送纸质件),请申报单位于按时完成系统推荐,逾期不予受理。(四)请各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凝练符合要求、可转化落地的科技成果,积极参与“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共同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先行先试。(五)暂不受理涉密项目需求。五、申报咨询(一)业务咨询科技厅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处:张老师028-61106815 王老师028-86669180(二)流程咨询。科技厅资源配置处:杨老师 028-86715358(三)技术服务咨询。张 波 028-85249950彭 杰 028-85238378 附件:“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征集表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5年3月17日 附件:“成果找市场”揭榜挂帅项目需求征集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