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
一、项目名称: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建引领新型工业化宣传平台建设服务项目二、项目编号:2068-2440ZHBC-5291三、成交信息供应商名称:四川文投数字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槐树街47号6层。成交金额:26.80万元。四、主要标的信息服务名称:党建引领新型工业化宣传平台建设服务。服务要求:沿途由供应商提供技术性服务方案(以下简称服务方案),服务方案充分体现服务流程、服务方式、服务技术、服务保障等,利用专业化基础施工、信息化技术、展板、文字、图片展示出设计图纸中的参数要求,用材选材上厉行节约,环保耐用等。服务时间:合同签订后30个工作日完成。五、评审专家名单:安燕、谭兵、庄艳(采购人代表)六、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七、其他补充事宜无。八、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或异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采购人: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联 系 人:庄老师联系电话:028-86262484采购代理机构:四川致恒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地 址:成都市武侯区星狮路818号4栋4单元8层801号联 系 人:杜老师联系电话:028-83388382-831
2024-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26号根据《印染企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经企业自主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核实推荐、专家组评审及征求生态环境部意见、对外公示等程序,现将符合《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23版)》企业名单(第一批)予以公告。附件:符合《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23版)》企业名单(第一批).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9月29日
2024-10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2024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工信部联电子函〔2024〕264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为做好2024年度四川省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清单制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符合《通知》要求的集成电路设计、生产、封测、装备、材料企业均可申报。二、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发改部门根据企业条件(见附件1),指导企业于9月25日至10月10日在信息填报系统(https://ic-tax.ccidthinktank.com/)中提交申请,并生产纸质文件加盖企业公章,连同必要佐证材料(纸质版一份,电子版光盘一份)于10月12日前报送至经济和信息化厅(经济和信息化厅东楼209办公室,联系人:明亚波,028-86262053)。三、已列入2023年清单的企业,拟继续申请进入2024年清单的,须重新在系统中提交《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交材料明细表》(见附件2)中的相关材料。四、企业可于11月30日后,从信息填报系统中查询是否列入清单。清单印发后,企业可在当期一并计提前期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列入2024年清单的企业,于2024年1月1日起享受政策;已列入2023年清单但未列入2024年清单的企业,于2024年11月30日停止享受政策。五、各地经信部门会同发改、财政、税务等部门对申请企业加强监管,在监管过程中,如发现企业存在以虚假信息获得减免税资格,应及时联合核查,并将相关情况上报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初核后联合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复核。六、企业对所提供材料和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申报企业应签署承诺书,承诺申报出现失信行为,接受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我厅将会同相关部门以及有关专家对企业申报内容进行现场核查。七、清单有效期内,如企业发生更名、分立、合并、重组以及主营业务重大变化等情况,应于完成变更登记之日起45日内向经济和信息化厅报告。我厅于企业完成变更登记之日起60日内,将核实后的企业重大变化情况表(见附件3)和相关材料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确定发生变更情形后是否继续符合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条件。企业超过本条前述时间报送变更情况说明的不予受理,该企业自变更登记之日起停止享受2024年度相关政策。附件:1.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条件 2.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提交材料明细表 3.企业重大变化情况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4年9月27日关于做好2024年度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清单制定工作的通知附件.zip
2024-10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24〕362号)要求,现就组织开展2024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遴选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集方向(一)质量管理能力。落实《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推动企业贯彻实施GB/T 19000、GB/T 19004、GB/T 19024等先进标准,建立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快质量管理数字化,不断提高质量改进能力,实现质量效益有效提升。征集方向包括: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树立追求卓越的质量理念,确保GB/T 1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发挥企业最高管理者作用,优化质量组织体系和管控模式,调动全员参与质量提升,不断提高质量管理能力的解决方案。2.企业持续成功的能力。贯彻实施GB/T 19004等先进标准,持续健全制度机制,建设质量文化,创新方法应用,加强过程识别、管理和验证,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DCA)模式开展持续改进,确保达成质量目标、实现持续成功的解决方案。3.质量管理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对质量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实施质量预防和改进,推进供应链管理数字化,开展数字化质量追溯,实现生态圈质量协同、开放合作、模式创新的解决方案。4.全过程质量绩效水平。依据GB/T 19024等标准,有效识别质量绩效指标,采用先进质量方法工具,加强对用户满意度、产品合格率、平均缺陷率、质量损失率、市场占有率等关键指标的度量、监测、分析和评价,不断提升质量管理财务和经济效益的解决方案。(二)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围绕制约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企业实施持续改进的紧迫性,加强质量技术创新,开展质量设计技术、质量控制技术、运维保障技术等攻关和推广应用。征集方向包括:1.质量设计技术。聚焦企业产品设计需求,结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研发质量设计与仿真试验工具,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关键质量指标设计优化的解决方案。2.质量控制技术。聚焦企业生产与检测过程质量控制需求,加强全流程质量在线监测、检测、诊断与优化等技术应用,研发工艺监控、质量检测、设备远程监测等方法和工具,提高生产与检测过程一致性、稳定性的解决方案。3.运维保障技术。聚焦企业服务需求,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研发智能监测与反馈、远程故障诊断与维护、个性化服务与优化等方法和工具,增强用户互动与体验的解决方案。4.供应链管理技术。聚焦企业供应商管理需求,采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研发供应链全过程质量数据采集、集成、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实现全链条质量协同的解决方案。(三)可靠性提升。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实施可靠性“筑基”和“倍增”工程,推动产品可靠性提升。征集方向包括:1.可靠性管理。企业通过可靠性工作计划、可靠性评审、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故障审查组织、可靠性增长管理等实施应用,实现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龙头企业等通过产业链供应链管理、可靠性指标传递机制等方式,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2.可靠性工程技术。通过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分析、可靠性试验验证、可靠性仿真、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可靠性等方法实现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3.可靠性工具。通过开发多应力综合验证、耐久性试验、计量测试等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可靠性软件工具或改造升级试验检测设施等,实现产品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4.可靠性“筑基”和“倍增”攻关。通过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先进基础工艺的可靠性攻关,实现整机系统的可靠性关键指标和水平提升的解决方案。(四)品牌建设。贯彻实施GB/T 38372、GB/T 29187、GB/T 39654等先进标准,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建立品牌战略,实施品牌管理,提升品牌价值,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征集方向包括:1.品牌知名度提升。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健全完善;产品和服务质量与品牌定位一致,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创新融入品牌建设过程中;开展市场定位、渠道建设和维护等多种市场营销活动,推动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的品牌建设经验做法。2.品牌高端化飞跃。创新升级品牌战略,塑造高端品牌形象;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和创新,产品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升级换代;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借助新媒体平台,提供高端定制化服务,打造产品质量好、品牌美誉度高、文化底蕴深的高端品牌经验做法。3.品牌国际化彰显。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完备,研发、采购、生产、品牌建设推广、售后服务一体化体系构建完善,品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强,品牌国际交流效果良好,品牌研究和标准化活动国际合作水平高,全球消费者认同度不断增强的国际品牌建设经验做法。二、申报要求(一)申报主体应在四川省境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近三年财务状况良好,在质量、安全、信用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无不良记录。(二)应用案例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对相关行业或企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具有较强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三)申报主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并做好脱密处理。申报材料应体现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技术特点,聚焦实际场景应用需求和重点问题。(四)每个申报主体限申报1个申报方向。三、工作程序(一)在线申报。申报单位于10月31日前登陆申报平台(http://zlpp.caict.ac.cn)在线填报申报信息,导出申报材料并加盖公章后在线提交申请表,并选择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作为推荐单位。经济和信息化厅将结合实际,组织专家对本地区(行业)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择优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并按照遴选推荐要求每个方向推荐数量原则上不超过5个。(二)专家评审。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按程序确定、公示、发布典型案例名单。(三)宣传推广。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编制《2024年度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开展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依托部属新闻媒体、“两微一端”平台渠道,对典型案例择优宣传。(四)有关支持。鼓励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针对应用成果突出、推广价值较高的典型案例,从项目审批、政策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不断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工作。四、联系方式经济和信息化厅技术创新处:陈芳圆 028-86265730。工业和信息化部申报平台技术支持:王妮娜 13811886607。附件: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申报书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2024年9月29日附件: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申报书.doc
2024-10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有关单位: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将于今年11月在广州市举办。为做好我省组展参展筹办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一、时间地点时间:2024年11月15日—11月18日(13日—14日布展)。地点:广州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C区(广州市海珠区阅江中路380号)。二、展区规划展区包括主题展和专业展。主题展包括国际展区(含主宾方展区、其他国家及地区展区)、港澳台展区、省区市展区等。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划分为传统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产业展区,重点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商业银行等参展,展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最新产品和服务;专业展包括工业互联网展、智能生态光电展、智能穿戴与现代钟表展等。三、参展对象按照第十九届中博会组委会下达的招展计划及我省实际,四川省展区由新兴产业展区组成,组展应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主。展区面向集成电路和第五代移动通信(5G)、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行业参展。四、参展费用四川省展区采取统一特装,展位费及主体形象特装费由省级财政相关专项资金承担。参展单位食宿及交通自理。五、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中博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工信部唯一主办、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大型国际展会,各地要高度重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切实做好组展参展统筹协调和保障工作。要参照企业分配表(附件1)积极组织本地区企业及产业集群参展。(二)汇总信息,及时上报。请于10月18日(星期五)前,将第十九届中博会参展企业(机构)信息汇总表(附件2)、第十九届中博会市(州)联络员信息表(附件3)电子版报送我厅。联系人:唐宇飞、袁加龙、王梅电话:028—83228797/13094422000、86264044、86264894电子邮箱:2583918446@qq.com附件:1.第十九届中博会“专精特新”展区企业数分配表 2.第十九届中博会参展企业(机构)信息汇总表 3.第十九届中博会市(州)联络员信息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2024年9月30日关于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有关组展工作的预通知附件.docx
2024-10
川经信企业函〔2024〕577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为加快推动我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提升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企业〔2022〕63号)要求,经企业自愿申报、市(州)推荐、专家评审、现场核查、社会公示等程序,经9月29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会议审议通过,新认定1394户企业为2024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64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复核。现将名单予以公布。有效期为2024年10月1日至2027年10月31日。该名单公布后,《关于公布2021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通过复核企业名单的通知》(川经信企业函〔2022〕36号)及以前认定名单作废。附件:1.2024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认定名单 2.2024年期满复核通过名单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4年9月30日关于公布2024年度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通过复核企业名单的通知附件.xls
2024-10
川经信办函〔2024〕324号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省级有关行业协会、学会,有关行业处(室):根据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决策部署,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夯实我省产业发展基础能力水平,我厅拟开展产业重点领域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情况摸底入库工作,采集2023年以来实施的重点产业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情况。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项目信息采集范围面向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医药健康六大优势产业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软件、关键材料、先进工艺、基础检验检测能力等重点领域方向,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重大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加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落地应用的事中项目。二、推荐信息基本条件(一)项目具备在川研制转化的基础。(二)项目研制及产业化总投入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软件、轻资产类、民生服务类攻关项目总投入不低于500万元)。(三)项目研制阶段为2023年以后,且研发周期不超过3年(研发投入大的重大项目除外),同一企业报送项目信息不超过3项。(四)项目内容不涉密。三、信息采集流程(一)项目单位自行登录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https://jxt.sc.gov.cn)公共服务栏目中的“四川省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选择“产业重点领域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信息采集”,按照要求填报相关信息(信息采集系统将于2024年10月15日上线)。(二)省级有关行业协会、学会,有关行业处(室),对项目单位报送信息进行审核推荐。(三)项目单位线上填报截止日期为2024年11月10日(注册申领账号、密码事宜联系经济和信息化厅信息中心,联系电话:028-86264185)。四、工作要求(一)各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摸底入库和信息采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应报尽报。(二)项目单位应如实填报相关信息,并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三)推荐汇总表电子版(PDF盖章扫描版+Word可编辑版)于2024年11月21日前,报送经济和信息化厅技术创新处。联 系 人:鲁德鹏联系电话:028-86265730电子邮箱:86549575@qq.com附件:1.产业重点领域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推荐表 2.产业重点领域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信息采集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2024年9月29日关于开展2025年度产业重点领域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情况调查摸底工作的通知附件.doc
2024-09
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州)科技局,产学研机构等相关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发布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要求(一)申报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定向项目(以下简称“重大专项”),必须紧扣项目申报指南,紧密联系国家目标以及四川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二)申请资格、具体申报方式严格按照《关于发布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https://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40923/5576.html)要求执行。请申报单位对所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把关。(三)科技厅负责组织重大专项的申报推荐工作。各申报单位于2024年9月26日8:00至10月23日16:00,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进行网上申报,并于2024年10月16日18:00前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www.sczwfw.gov.cn),上传加盖单位公章后的“申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预申报书简表”扫描件(以下简称预申报书简表)。具体操作步骤:以法人身份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www.sczwfw.gov.cn),选择“法人服务—科技创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荐服务—申请”,下载“预申报书简表”,填写—盖章—扫描件上传,并根据网上办理流程完成上报。或下载本通知附件,填写完成后盖章,扫描上传。如预申报书简表扫描件无法上传,请将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并同时与受理处室联系。申报单位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和多头推荐申报。请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科技管理部门、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按要求认真组织,及时报送。科技厅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核、推荐。二、重大专项受理处室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定向项目由科技厅民生与服务业科技处受理。三、业务咨询电话及邮箱联系人:周学兵电 话:028-86723142邮 箱:kjtsfc@163.com技术咨询电话:中继线 010-58882999 附件:申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预申报书简表 预申报书简表.docx
2024-09
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州)科技局,产学研机构等相关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发布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公开竞争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要求(一)申报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公开竞争项目(以下简称“重大专项”),必须紧扣项目申报指南,紧密联系国家目标以及四川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二)申请资格、具体申报方式严格按照《关于发布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公开竞争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https://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40923/5575.html)要求执行。请申报单位对所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把关。(三)科技厅负责组织重大专项的申报推荐工作。各申报单位于2024年10月14日8:00至11月12日16:00,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进行网上申报,并于2024年11月7日18:00前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www.sczwfw.gov.cn),上传加盖单位公章后的“申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预申报书简表”扫描件(以下简称预申报书简表)。具体操作步骤:以法人身份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www.sczwfw.gov.cn),选择“法人服务—科技创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荐服务—申请”,下载“预申报书简表”,填写—盖章—扫描件上传,并根据网上办理流程完成上报。或下载本通知附件,填写完成后盖章,扫描上传。如预申报书简表扫描件无法上传,请将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并同时与受理处室联系。申报单位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和多头推荐申报。请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科技管理部门、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按要求认真组织,及时报送。科技厅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核、推荐。二、重大专项受理处室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公开竞争项目由科技厅民生与服务业科技处受理。三、业务咨询电话及邮箱联系人:周学兵电 话:028-86723142邮 箱:kjtsfc@163.com技术咨询电话:中继线 010-58882999 附件:申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预申报书简表 预申报书简表.docx
2024-09
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州)科技局,产学研机构等相关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发布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新型组织方式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要求(一)申报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新型组织方式项目(以下简称“重大专项”),必须紧扣项目申报指南,紧密联系国家目标以及四川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二)申请资格、具体申报方式严格按照《关于发布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新型组织方式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https://service.most.gov.cn/kjjh_tztg_all/20240923/5577.html)要求执行。请申报单位对所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把关。(三)科技厅负责组织重大专项的申报推荐工作。各申报单位于2024年9月26日8:00至10月23日16:00,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http://service.most.gov.cn)进行网上申报,并于2024年10月17日18:00前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www.sczwfw.gov.cn),上传加盖单位公章后的“申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预申报书简表”扫描件(以下简称预申报书简表)。具体操作步骤:以法人身份登录“四川政务服务网”(www.sczwfw.gov.cn),选择“法人服务—科技创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推荐服务—申请”,下载“预申报书简表”,填写—盖章—扫描件上传,并根据网上办理流程完成上报。或下载本通知附件,填写完成后盖章,扫描上传。如预申报书简表扫描件无法上传,请将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并同时与受理处室联系。申报单位同一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和多头推荐申报。请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科技管理部门、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按要求认真组织,及时报送。科技厅将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核、推荐。二、重大专项受理处室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防治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4年度新型组织方式项目由科技厅民生与服务业科技处受理。三、业务咨询电话及邮箱联系人:周学兵电 话:028-86723142邮 箱:kjtsfc@163.com技术咨询电话:中继线 010-58882999 附件:申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预申报书简表 预申报书简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