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大会在福州举行,本次大会以 “数智融合赋能新型工业化” 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大会举办中国联通数智赋能新型工业化生态共创启动仪式,共同探索工业互联网的新机遇与挑战;发布中国联通格物 Unilink 双跨平台 AI 跃迁成果、元景工业数智融合成果等。在大会上,介绍了福建联通对纺织行业的赋能成果。面对纺织行业环保压力日益增长、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出口缩减等现实挑战,智能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当务之急。作为长乐地区的重要纺织企业,福建金源纺织一直在积极探索优化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方法。在福建联通的支持下,金源纺织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 5G 智慧工厂项目实现了从 “劳动密集型” 向 “技术密集型” 的跨越。福建联通整合了高质量纺织工艺数据库,通过大小模型协同,并叠加工艺知识图谱,为福建金源纺织提供了产能 “自测” 智能应用,助力纺织行业提质降本增效。同时,福建联通的 5G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借助 5G 专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为企业实现数字化生产赋能。会上介绍联通助力福建金源纺织提质增效。在以往的纺织生产中,每万锭产能需要 70 名工人,如今这一数字已降至 30 人。不仅如此,设备利用率提升了 15%,新品开发周期也缩短了 40%。福建联通打造的一体化 5G 智慧工厂,打通了订单、生产、设备等各个环节,实现了全流程的全面链接与高效协同,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推动了金源纺织的数字化转型进程。记者了解到,联通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中小企业推出轻量化、模块化软件运营服务应用,助力企业以低成本上云用数赋智。目前,平台已为全省 4500 多家工业企业提供数字化咨询服务,助力 1700 余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当天,大会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领导,聚焦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人工智能、数据要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等多个领域,深入探讨工业互联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应用,分享前沿的技术洞察和创新理念,共同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握机遇,探索运用数智技术,推动管理升级、流程再造、场景创新,向新质生产力要活力、要动能,促进纺织行业创新发展。新虹纺织总经理尤疆徽介绍,2014 年起,公司先后投入上千万元对工厂进行数智化改造,眼下,订单、生产、设备等均实现了数字化,生产管理与运转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实现了降本增效。公司生产厂长朱有祥介绍,近年来,在节省用工量的基础上,产能翻了一番。公司装上数字化管理系统之后,他一点手机,车间里生产线的生产情况、机台状态等便一目了然。“不仅如此,数字化管理系统还可以自动、准确地制作订单进度、库存近况、质量分析、工资等多维度报表,量化生产活动和产出。” 朱有祥说,以前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完成的事项,现在只要用几分钟,就能更精准地完成。传统制造与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结合,重塑了工厂的生产、管理场景,让传统纺织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安徽强化数智赋能,积极推动纺织企业 “智改数转网联” 提质扩面,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截至 2024 年底,安徽已有 2.34 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占比达 97.27%;其中 1.67 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占比达 69.47%。150 道制造工序、1 万次拉滑测试、1.5 万至 2 万次摩擦测试,这分别是一朵羽绒、一匹布、一件羽绒服要经历的过程。在江苏常熟市波司登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得益于 “智改数转网联”,传统生产流程实现了再造,关键生产环节自动化程度达 90% 以上。根据设计好的款式,裁剪机自动裁出不同形状的布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布料利用率。需要在绗缝工艺上采用针孔更细的防钻绒缝制技术,每 3 厘米多达 13 针。原先这个工艺需要熟练工完成,现在大规模使用智能模板机,设定好程序后,一名经过短期训练的工人可以同时操作两台机器,缝制出稳定的针脚。在自动充绒车间,工人将绗缝过的衣片开口包裹住出绒口,按下开关,羽绒顺着管道均匀吹进衣片中。填充时,机器从云端抓取提前上传的充绒数据,可精确到 0.01 克。充绒后的衣片在超声波设备上封口,从源头降低了 “飞绒” 现象。不同于以往的 “人找布片”,在成衣缝制环节,吊挂传输系统能精准抓取袖口、衣领、前襟等,送到各岗位工人面前。除了赋能生产,波司登还以数智化赋能商品一体化管理、仓储物流及智能配送,实现商品运营的高效协调,促进低碳减排。通过对线上和线下、自营和经销全链路数据的整合,畅销款补货可得率高达 99%,确保畅销款不断货、滞销款不生产。智能化调度管理运输路线和资源分配,从而精准控制生产量及库存积压,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和碳排放。“我们自主研发了服装智能制造平台,实现大规模定制的柔性生产,单位产品能耗下降 45.92%,单位产值能耗下降 42.11%。”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晨华介绍,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 “双绿色” 制造体系认证的企业,公司实现了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100% 覆盖。2021 年以来,江苏把推进 “智改数转网联” 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不断完善政策机制,构建协同推进体系,帮助企业明确转型实践路径。截至 2024 年底,全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 91.2%,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70.1%,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 89.1%。轻点鼠标,面料、款式与工艺随心选,专属服装一键生成;旋转虚拟人物,动态下的服装垂感与褶皱效果清晰可见…… 在浙江杭州市上城区的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新、高效的服装研发模式,让人眼前一亮。将数字服装上传平台,可直连工厂生产,真正实现从创意到生产的全流程数字化。“从创意到产品上新,仅需一天。而传统模式下,这一过程至少要一周。” 借助高科技,数字形式取代实物,实现了服装制作流程的降本增效,打造了绿色环保的研发模式。刘郴介绍,凌迪科技以自主研发的柔性仿真引擎为核心,开发了 3D 服装设计软件及相关工具,提供从人工智能创意、3D 设计、推款审款、快速改版、直连生产到数字营销的全链路服装数字化解决方案。作为时尚产业集中地,杭州拥有众多纺织服装企业。在凌迪科技的技术支持下,杭州锦惠贸易有限公司的样衣交货期由原来的 30 天缩短至 3 天,采用率也从 30% 提升至 50%,样衣物料成本降低 60%。近年来,杭州市上城区积极构建时尚产业体系,打造了杭州时尚中心、上城里数字时尚产业园等时尚产业园区,汇集大批服装供应链企业。浙江省经信厅产业数字化推进处处长张君表示,浙江将搭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省级数字化服务商的作用,推动服装产业全链路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赋能纺织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从体量规模到质量效率,从场景应用到模式创新,纺织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走在工业领域前列。”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党委书记阎岩介绍,目前,我国纺织机械自主化率超 75%,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国产化率超 50%,纺织行业数字化设备联网率约为 50%,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纺织行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近年来,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绿色发展成为行业主基调。在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创新成为建材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数据显示,与 2020 年相比,2023 年建材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10.3%,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16% 。这一显著成果得益于行业内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与实践。众多企业积极研发新型绿色建材,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在水泥领域,不少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某大型水泥企业引入先进的粉磨技术,降低了水泥生产中的电耗,同时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发电和供暖,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在墙体材料方面,新型环保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产品凭借轻质、保温、隔音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实心黏土砖,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降低了建筑能耗。不仅如此,建材企业还在产品研发中融入智能化元素。智能玻璃能够根据外界光线和温度自动调节透明度与隔热性能,有效降低建筑照明与空调能耗;智能涂料则具备自清洁、抗菌等功能,减少了建筑物维护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绿色发展不仅体现在产品端,还贯穿于建材企业的生产运营全过程。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与优化,减少了原材料浪费与能源消耗。同时,绿色供应链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企业更加注重原材料采购环节的环保标准,与供应商共同构建绿色产业生态。展望未来,随着创新投入的持续增加,建筑材料行业将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步伐,为我国实现 “双碳” 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在建筑材料行业绿色发展浪潮中,众多企业积极投身创新实践,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主力军。千年舟作为家居建材领域的代表企业,在绿色创新之路上成果斐然。其董事长陆铜华提出生态、文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引领企业前行 。在科技领域,千年舟凭借前沿制造工艺与技术应用,不断推陈出新。从行业内率先推出杉木芯细木工板、生态木工板、生态多层板,到迎合市场需求,将纳米级抗菌技术与石墨烯材料融合,推出抗菌、防虫、难燃等功能性板材,全方位提升产品物理性能与环保能级。在产品设计上,千年舟摒弃同质化模仿,以文化为创意源泉。从初涉国潮,到打造自主 IP 系列花色,再到计划推出民族风情主题花色系列,企业联合各大院校和专业设计师,以西湖实景、良渚古韵等为蓝本,成功打造出彰显浓郁文化底蕴的原创花色系列,为产品赋予了独特文化价值。同时,千年舟构建起全方位绿色保障体系。从源头严格遴选原材料,确保生产加工过程符合零醛添加环保标准;深度优化原材料利用效率,减少各环节损耗,将剩余部分作为生物质燃料循环利用,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环保的家居板材解决方案。此外,千年舟基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研判,进军木结构建筑领域。新型木结构建筑低碳、环保、安全,随着社会发展,有望在未来 30 年迎来广阔市场前景。通过在产品、设计、生产、应用等多环节持续创新,千年舟为建材企业绿色发展树立了典范,激励更多同行在绿色创新道路上奋勇前行。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价格动态国内铝价:社会库存持续去化,但需关注价格回升后现货供需格局演变,5月价格关注18700-19000元/吨支撑位,20500-21000元/吨压力位。国际铝价:LME铝价受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供需基本面供应端:国产锌精矿TC延续上行,冶炼厂库存补至同期中位水平以上,利润环比上行,供给有增量预期;西南地区复产进度影响供应弹性。需求端:铝下游旺季表现分化,建筑、交通领域需求维持韧性,但包装、电力等领域受成本影响采购谨慎。成本与利润海外氧化铝现货止跌回升,国内现货价格持稳上行,电解铝成本支撑增强。未来展望短期支撑:旺季消费持续、二季度的政策验证期。长期风险:西南地区复产进度、海外铝土矿供应稳定性。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价格动态碳酸锂:节后延续跌势,市场情绪偏空,成交清淡。锂矿:价格持续下探,海外矿山成本压力增大,部分矿山减产预期升温。供需基本面供应端:全球锂资源丰富,中国锂加工企业依赖进口,但随着国内锂矿储量突破,进口依赖度或下降。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电池材料行业需求疲软,钴盐价格处于波动下行区间。成本与利润锂矿开采成本下降,但锂盐加工利润受价格下跌挤压,部分企业亏损。未来展望短期风险:供需错配加剧,价格或继续下探。长期机遇:储能领域需求增长、高镍化趋势对锂需求形成支撑。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价格动态原油:Brent原油基准价60.23美元/桶,WTI原油基准价57.13美元/桶,周环比分别下跌8.55%、7.93%。苯酚:基准价6550元/吨,周环比持平,受下游双酚A需求支撑。PVC:基准价4653元/吨,周环比下跌0.83%,华东低价资源冲击加剧。供需基本面原油:OPEC+减产执行率下降,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叠加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需求预期转弱。苯酚:下游双酚A、酚醛树脂需求稳定,企业挺价意愿较强。PVC:电石法成本下降,但华东低价资源(如江苏永钢)渗透,市场成交清淡。成本与利润原油价格下跌带动石化产业链成本下降,但PVC等部分产品利润受低价资源冲击。未来展望短期风险:原油价格波动加剧、华东低价资源持续渗透。长期机遇:苯酚下游双酚A新增产能释放、PVC出口市场拓展。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2025年5月7日,国内棉花市场延续节后平稳态势,北疆机采棉3128B报价13860元/吨,南疆报价13660元/吨,河南、江苏、湖北等主销区价格维持在14120-14140元/吨区间。尽管ICE棉花期货在5月4日探底回升,但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下游纺企采购意愿低迷,仅维持刚需补库。核心驱动因素:供应端压力:新疆棉播种接近尾声,部分轧花企业销售进度同比滞后,叠加ICE美棉弱势运行,企业担忧郑棉期货开盘后价格承压。需求端疲软:纺织行业淡季提前到来,纯棉32支普梳环锭纺价格跌至20900元/吨,订单量减少导致棉纱走货不畅,企业库存压力上升。政策与成本:商务部对印度进口氯氰菊酯征收反倾销税,虽与棉花无直接关联,但反映出国内对进口原料的监管趋严,可能影响部分混纺原料成本。未来展望:短期棉价或维持区间震荡,需关注ICE美棉期货走势及下游订单恢复情况。若郑棉期货开盘后出现补跌,可能进一步拖累现货价格。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价格动态原油:Brent原油基准价60.23美元/桶,WTI原油基准价57.13美元/桶,周环比分别下跌8.55%、7.93%。苯酚:基准价6550元/吨,周环比持平,受下游双酚A需求支撑。PVC:基准价4653元/吨,周环比下跌0.83%,华东低价资源冲击加剧。供需基本面原油:OPEC+减产执行率下降,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叠加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需求预期转弱。苯酚:下游双酚A、酚醛树脂需求稳定,企业挺价意愿较强。PVC:电石法成本下降,但华东低价资源(如江苏永钢)渗透,市场成交清淡。成本与利润原油价格下跌带动石化产业链成本下降,但PVC等部分产品利润受低价资源冲击。未来展望短期风险:原油价格波动加剧、华东低价资源持续渗透。长期机遇:苯酚下游双酚A新增产能释放、PVC出口市场拓展。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2025年5月7日,国内棉花市场延续节后平稳态势,北疆机采棉3128B报价13860元/吨,南疆报价13660元/吨,河南、江苏、湖北等主销区价格维持在14120-14140元/吨区间。尽管ICE棉花期货在5月4日探底回升,但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下游纺企采购意愿低迷,仅维持刚需补库。核心驱动因素:供应端压力:新疆棉播种接近尾声,部分轧花企业销售进度同比滞后,叠加ICE美棉弱势运行,企业担忧郑棉期货开盘后价格承压。需求端疲软:纺织行业淡季提前到来,纯棉32支普梳环锭纺价格跌至20900元/吨,订单量减少导致棉纱走货不畅,企业库存压力上升。政策与成本:商务部对印度进口氯氰菊酯征收反倾销税,虽与棉花无直接关联,但反映出国内对进口原料的监管趋严,可能影响部分混纺原料成本。未来展望:短期棉价或维持区间震荡,需关注ICE美棉期货走势及下游订单恢复情况。若郑棉期货开盘后出现补跌,可能进一步拖累现货价格。
2025年05月08日
0 次
0 次
严卫东赴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考察
四川达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邵革军赴大竹县调研时强调 坚持干字当头 向新向高而行 为奋力开创达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大竹力量
邵革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大攻坚行动”有关工作
达州高新区:铸强工业“主引擎”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宣汉:内外发力 向“智改数转”要效益
达州高新区:锚定全年目标任务 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
达州建筑材料行业:创新驱动,绿色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