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黑色金属市场呈现分化格局,螺纹钢、线材等建筑用钢价格延续弱势,而工业用无缝钢管价格小幅反弹。根据最新数据,螺纹钢主力合约结算价为3082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52%,但现货市场价格仍承压。以Φ20mm HRB400E螺纹钢为例,全国流通领域均价为3187元/吨,较5月上旬微跌0.2%,反映出房地产需求疲软对建筑用钢的持续影响。需求端压力显著当前建筑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北方多地工地因气候因素停工,新开工项目数量同比减少。Mysteel数据显示,全国钢材价格指数报3620元/吨,较上周下跌19元/吨,跌幅0.53%。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亦加剧了需求端压力,导致钢厂库存积压。供应端收缩有限尽管环保限产政策持续,但高炉开工率下降幅度有限。5月上旬全国主要钢厂高炉开工率约为78%,较上月仅回落1.2个百分点。原料成本方面,铁矿石价格重心下移,国产铁精矿(干基)采购成本降至740.28元/吨,环比下降7.53%,为钢厂提供一定利润空间,但终端需求疲软导致生产意愿谨慎。工业用钢表现分化与建筑用钢形成对比的是,工业用无缝钢管价格出现反弹。219*6 20#无缝钢管均价为4151.3元/吨,较5月上旬上涨0.2%。这主要得益于制造业订单回暖,尤其是机械、汽车行业对高强度钢管的需求增长。后市展望短期来看,黑色金属价格或维持震荡偏弱格局。建筑用钢需求改善需待政策刺激或基建项目落地,而工业用钢价格能否持续反弹取决于制造业复苏力度。建议下游企业关注库存管理,避免高价囤货。
2025年05月16日
0 次
0 次
5月16日,化工市场呈现“基础原料下跌、下游产品分化”格局。硫酸、烧碱等基础化工品价格延续跌势,而涤纶长丝、顺丁橡胶等下游产品价格反弹。基础化工品价格下跌硫酸:98%硫酸均价625.5元/吨,较5月上旬下跌5.4%,主要因磷肥行业需求疲软,叠加硫磺价格回落。烧碱:32%液碱均价853.1元/吨,下跌1.6%,主要因氧化铝行业开工率下降,导致烧碱需求减少。甲醇:优等品甲醇均价2317.7元/吨,下跌3.2%,主要因进口货源冲击及MTO装置开工率不足。下游产品表现分化涤纶长丝:POY150D/48F均价6512.5元/吨,上涨2.7%,主要因原料PTA、MEG价格反弹,叠加下游织造企业补库。顺丁橡胶:BR9000均价11491.7元/吨,上涨0.8%,主要因轮胎行业开工率回升,叠加丁二烯价格坚挺。聚丙烯:拉丝料均价7198.3元/吨,下跌0.7%,主要因新增产能释放,供应压力加大。核心逻辑成本端:原油价格震荡偏强,WTI原油结算价62.96美元/桶,上涨1.89%,支撑化工品成本。供需端:基础化工品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而下游产品受益于终端需求改善(如纺织、汽车行业),价格表现分化。政策端:环保督察趋严,部分中小化工企业停产,短期推高区域性价格。后市展望基础化工品价格或延续弱势,关注库存去化进度。下游产品需警惕成本传导风险,建议企业优化采购节奏,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2025年05月16日
0 次
0 次
2025年5月16日,国内煤炭市场呈现“动力煤弱、焦煤强”的分化格局,焦炭价格跟随成本端波动。动力煤市场延续供大于求态势,而炼焦煤受供应收紧及下游补库需求支撑,价格表现偏强。动力煤市场弱势运行价格表现:5500大卡动力煤港口平仓价报795元/吨,较5月上旬下跌3.0%,山西产Q5500坑口价680元/吨,跌幅2.2%。驱动因素:供应宽松:主产区煤矿复产推进,5月全国原煤日均产量1250万吨,同比增4.3%。需求疲软:水电出力增加挤压火电需求,沿海八省电厂日耗降至175万吨,库存可用天数升至22天。政策调控:港口库存持续累积,北方四港库存达2800万吨,政策端引导长协煤保供,抑制市场煤价格。炼焦煤市场偏强运行价格表现:山西低硫主焦煤(A9.5,S0.5)出厂价1850元/吨,较5月上旬上涨2.8%,进口澳煤CFR价225美元/吨,持平。驱动因素:供应收缩:国内煤矿安全检查趋严,山西、山东等地部分煤矿停产,洗煤厂开工率降至68%。需求支撑:钢厂高炉开工率维持78%以上,焦化厂库存低位,补库需求推动焦煤价格上行。成本传导:焦炭价格第三轮提涨落地,累计涨幅300元/吨,对焦煤价格形成支撑。焦炭市场短期企稳价格表现:准一级冶金焦出厂价1950元/吨,较5月上旬上涨4.3%,港口贸易商报价2050元/吨。驱动因素:成本推动:焦煤价格上行压缩焦企利润,部分焦企亏损扩大,限产意愿增强。需求韧性:钢厂铁水日均产量235万吨,环比增加1.2%,对焦炭需求保持稳定。后市展望动力煤价格或维持弱势震荡,关注水电替代效应及夏季用电高峰需求释放。炼焦煤价格短期偏强,但需警惕钢厂利润压缩后对焦炭的打压。建议焦化企业优化库存管理,终端用户可适当增加长协煤采购比例。
2025年05月16日
0 次
0 次
5月16日,橡胶及塑料市场呈现“天然橡胶偏强、合成橡胶分化、通用塑料承压”格局。天然橡胶受东南亚减产预期支撑,而合成橡胶及通用塑料价格受成本端及供需压力影响表现分化。天然橡胶价格延续涨势价格表现:上海市场全乳胶报价13400元/吨,较5月上旬上涨3.1%;泰国RSS3烟片胶CFR中国主港价1630美元/吨,涨幅2.5%。驱动因素:供应扰动:泰国、越南等主产区进入割胶淡季,叠加局部降雨影响,原料产出受限。需求支撑:国内轮胎企业开工率回升至65%,半钢胎出口订单旺盛,全钢胎替换市场改善。库存去化:青岛保税区天然橡胶库存降至20万吨以下,为近三年低位。合成橡胶市场分化运行丁苯橡胶:1502主流报价12300元/吨,较5月上旬持平,主要因原料丁二烯价格稳定,且下游轮胎需求平稳。顺丁橡胶:BR9000报价11500元/吨,上涨0.9%,受丁二烯成本支撑及轮胎厂补库推动。SBS:干胶道改报价11800元/吨,下跌1.7%,因沥青改性需求淡季,供应压力显现。通用塑料价格承压聚乙烯(PE):LLDPE主流报价8150元/吨,较5月上旬下跌2.4%,因新增产能释放(如浙江石化二期)及农膜需求转淡。聚丙烯(PP):拉丝料报价7150元/吨,下跌1.4%,主要因BOPP、塑编等行业开工率不足,且进口货源冲击。聚氯乙烯(PVC):电石法PVC报价5450元/吨,持平,但电石成本下降导致利润修复,供应压力不减。核心逻辑天然橡胶:供应端收缩与需求端改善形成共振,价格易涨难跌。合成橡胶:成本端(丁二烯)支撑与下游补库需求推动部分品种反弹,但产能过剩问题仍存。通用塑料:新增产能释放与需求淡季叠加,价格承压,但成本端(原油、煤炭)提供底部支撑。后市展望天然橡胶价格短期或维持强势,关注产区天气及港口库存变化。合成橡胶需警惕成本端波动风险,建议企业按需采购。通用塑料价格或延续弱势,关注政策端(如设备更新)对需求的拉动。
2025年05月16日
0 次
0 次
5月16日,建材及非金属矿市场呈现“水泥价格筑底、玻璃偏弱运行、矿产品分化”格局。水泥行业受需求疲软及错峰生产影响,价格低位震荡;玻璃市场因供应压力及需求不足,价格延续跌势;而纯碱、石英砂等矿产品价格受成本及供需影响表现分化。水泥市场低位震荡价格表现:全国P.O42.5散装水泥均价315元/吨,较5月上旬持平,但华东、华南地区部分企业暗降促销。驱动因素:需求疲软:1-4月全国水泥产量5.8亿吨,同比下降9.2%,新开工项目减少导致需求萎缩。供应压力: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58%,同比降4个百分点,但库存仍处高位(70%以上)。错峰生产:多地延长二季度错峰停产时间(如江苏停产20天),但效果有限。玻璃市场延续跌势价格表现:5mm浮法白玻全国均价1650元/吨,较5月上旬下跌2.4%,沙河地区报价1480元/吨,领跌全国。驱动因素:供应过剩:在产日熔量17.2万吨,同比增3%,冷修不及预期。需求不足:深加工企业订单天数14.5天,环比减少0.5天,房地产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5%。成本坍塌:纯碱价格下跌导致玻璃成本下降,企业挺价意愿减弱。矿产品市场表现分化纯碱:重碱主流价1950元/吨,较5月上旬下跌3.0%,因远兴能源新增产能释放,供应压力加大。石英砂:高纯石英砂(4N8)报价4.5万元/吨,持平,因光伏坩埚需求稳定,且环保限产导致供应偏紧。石灰石:华东地区出厂价80元/吨,微跌1.2%,因水泥需求不足拖累价格。核心逻辑水泥:需求端改善需依赖政策刺激(如专项债发行加速),短期价格或维持底部震荡。玻璃:供应端需更多冷修以缓解压力,价格下行风险仍存。矿产品:纯碱等大宗商品受产能扩张影响价格承压,而石英砂等小品种因需求刚性及供应约束表现偏强。后市展望水泥价格或逐步企稳,关注基建项目落地进度。玻璃市场需警惕产能出清速度,建议深加工企业按需采购。矿产品市场需关注环保政策对供应的影响,高纯石英砂等品种或维持强势。
2025年05月16日
0 次
0 次
5月16日,有色金属市场呈现“铜强铝弱”格局,电解铜价格延续涨势,而铝锭价格承压。LME电铜结算价报9542美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03美元/吨,沪铜主力合约结算价78260元/吨,涨幅0.77%。国内现货市场,1#电解铜均价78320元/吨,较5月上旬上涨0.8%,反映出全球铜矿供应偏紧及新能源需求支撑。铜价上涨逻辑供应端扰动:全球铜矿产量增长不及预期,智利、秘鲁等主产国受品位下降、罢工等因素影响,产量同比减少。需求端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对铜的需求持续增长。据统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领域铜需求量预计达450万吨,同比增长12%。库存去化:LME铜库存持续下降,截至5月16日,全球显性库存降至20万吨以下,为近五年低位。铝价承压因素与铜价形成对比的是,铝锭价格持续走弱。A00铝锭均价19665元/吨,较5月上旬下跌1.4%。主要原因包括:产能释放:云南、内蒙古等地电解铝产能逐步复产,5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达4200万吨,同比增加5%。需求疲软:建筑、家电等传统领域对铝的需求下滑,而新能源汽车用铝增量尚未完全对冲。成本下行:氧化铝、预焙阳极等原料价格下跌,电解铝完全成本降至16500元/吨以下,支撑企业生产意愿。其他金属表现铅锌:LME电铅结算价1995.5美元/吨,LME电锌2705美元/吨,均小幅上涨,主要受海外矿山减产及再生铅供应收紧影响。镍:LME电镍结算价15740美元/吨,下跌110美元/吨,主要因印尼镍生铁产能释放,供应过剩压力加剧。后市展望铜价短期或维持强势,但需警惕美联储加息预期及中国需求季节性回落风险。铝价下行空间有限,关注云南地区电力供应及成本端变化。建议企业采取套期保值策略,锁定加工利润。
2025年05月16日
0 次
0 次
今日锂矿市场价格呈现企稳反弹态势,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回升至10.8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约10.2万元/吨,较上月低点上涨约5%-8%。锂矿价格回暖主要受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需求增长推动,叠加前期价格超跌后的技术性反弹。从供应端看,全球锂矿产能扩张步伐有所放缓。尽管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主产国新项目陆续投产,但受资源品位下降、环保审批趋严等因素影响,实际产量释放不及预期。国内方面,江西宜春、四川甘孜等地的锂云母矿项目因成本压力,部分中小产能被迫停产,进一步收紧市场供应。需求端则表现强劲,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储能电池装机量同比激增60%,带动碳酸锂需求快速回升。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锂需求量将突破120万吨LCE(碳酸锂当量),同比增长20%。价格走势上,锂矿市场呈现“供需双强”格局。短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及储能项目集中招标,锂矿需求有望维持高位,价格或延续温和反弹。但需警惕澳洲锂矿企业复产进度及南美盐湖提锂产能释放对价格的潜在冲击。长期而言,锂矿市场将进入“高成本产能出清、低成本资源主导”的新阶段,价格中枢或维持在8万-12万元/吨区间。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今日国内铝土矿市场价格维持高位震荡,山西、河南等地高品位铝土矿报价约580-600元/吨,广西、贵州等地中低品位矿价格在450-500元/吨区间,较年初上涨约10%。铝土矿价格坚挺主要受氧化铝产能扩张、进口依赖度提升及环保政策收紧三重因素驱动。从供应端看,全球铝土矿资源分布集中,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铝土矿储量虽居全球前列,但品位较低、开采成本高企,导致进口依赖度持续攀升。2025年一季度,中国进口铝土矿量同比增长15%,几内亚占比超70%。然而,几内亚雨季及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发货量波动,叠加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出口政策调整,进口供应稳定性存疑。需求端方面,氧化铝产能扩张推动铝土矿需求激增。2025年中国氧化铝在建及拟建项目总产能超2000万吨,预计年内新增产能800万吨,对铝土矿需求形成强支撑。但环保政策趋严成为制约因素,山西、河南等地因矿山整治导致国产矿供应收缩,进一步加剧市场紧张局面。价格走势上,铝土矿市场呈现“外强内弱”格局。进口矿价格受国际市场供需及海运成本影响波动较大,国产矿则因资源禀赋限制,价格易涨难跌。短期来看,随着氧化铝新产能逐步释放,铝土矿需求有望维持高位,价格或延续高位震荡。长期而言,铝土矿市场将加速向“海外资源保障+国内绿色开采”模式转型,价格中枢或上移至600-650元/吨区间。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今日国内PET市场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华东、华南及华北地区的PET现货参考价格区间为6300-6400元/吨,较月初上涨约2%-3%。此次价格上涨主要受国际油价反弹及下游包装需求复苏推动。从成本端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在80美元/桶上方,带动PTA(精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等PET主要原料价格上涨。据监测,2025年5月上旬PTA现货均价达4750元/吨,较4月下旬上涨约1.3%;乙二醇价格亦小幅回升,成本支撑显著增强。此外,国内部分PTA装置因检修导致供应收缩,进一步加剧原料市场紧张局面。需求端方面,随着夏季消费旺季临近,饮料、食品等包装行业对PET瓶片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纺织行业对PET纤维的需求亦有所回暖,尤其是涤纶长丝市场价格连续两周上涨,POY150D/48F品种报价已突破6500元/吨,较上月上涨约3%。下游补库意愿增强,推动PET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价格走势上,PET市场短期或维持偏强震荡格局。但需警惕国际油价波动及新增产能投放对价格的潜在冲击。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PET新增产能约200万吨,若集中释放可能导致市场供需格局再度转向宽松。长期来看,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及可降解材料替代压力增大,PET行业需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应对挑战。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今日国内PVC市场价格呈现窄幅震荡格局,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报价在5700-5800元/吨,乙烯法PVC报价则在6000-6100元/吨,整体波动幅度不足1%。价格僵持背后是供需两端博弈加剧的结果。供应端方面,国内PVC行业开工率维持高位,截至2025年5月中旬,行业平均开工率达78%,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电石法PVC产能占比超80%,但受电石价格下跌影响,成本支撑有所弱化。据监测,2025年5月上旬电石均价为2650元/吨,较4月下旬下跌约2%。乙烯法PVC则因原料乙烯价格坚挺,成本压力相对较大。需求端表现分化,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导致管材、型材等建材领域需求疲软,但型材出口订单有所增加,部分企业订单排产至6月。此外,电线电缆、薄膜等领域需求稳定,对PVC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然而,下游企业采购策略谨慎,多以刚需补库为主,市场成交难以放量。价格走势上,PVC市场短期或延续区间震荡格局。利好因素包括:电石价格企稳、出口市场回暖;利空因素则包括:国内需求复苏缓慢、新增产能投放压力。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PVC新增产能约150万吨,若需求未能同步增长,市场或面临供应过剩风险。长期来看,PVC行业需加快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市场竞争。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锂材料价格走势分析:供需博弈下的高位震荡
硅晶圆价格走势分析:供需宽松与政策博弈下的低位徘徊
2025年5月20日炼焦煤市场价格动态与产业链传导效应
2025年5月14日煤炭原材料价格分析:供需宽松持续,价格承压下行
2025年5月20日涂料市场价格动态与环保升级趋势
2025 中国制造业十大趋势全景透视
PVC(聚氯乙烯)价格窄幅震荡,供需博弈加剧市场分歧
2025年5月14日煤炭市场价格深度剖析:需求疲软与供给过剩双重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