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0 次
0 次
2025年4月,碳纤维市场出现“量价齐跌”的异常现象:T300级12K产品价格跌至110元/千克,较2023年高点暴跌65%,但行业开工率仅45%。这种“增产不增收”的困局,暴露出中国碳纤维产业深层次矛盾。
产能竞赛:地方政府补贴下的非理性扩张
2020-2025年,国内碳纤维产能从3万吨/年激增至25万吨/年,但:
有效产能不足:小丝束(≤24K)实际产量仅8万吨/年,大丝束(≥48K)良率仅60%;
补贴依赖症:地方政府补贴占项目投资的30-50%,导致部分企业“为补贴而生产”。
需求断层:风电与体育用品市场萎缩
风电领域:叶片大型化趋势下,T700级需求占比提升至70%,但国内企业仅中复神鹰等少数掌握技术;
体育用品:海外订单转移至东南亚,2025年Q1碳纤维鱼竿、球拍出口量同比下降30%。
技术突围:原丝与装备国产化
行业在困境中实现突破:
原丝革命:吉林化纤T800级原丝强度突破5.9GPa,达到东丽M40J水平;
装备自主:精功科技研发的8米宽幅氧化炉,能耗较进口设备低25%。
未来格局:军民融合与成本革命
碳纤维产业将呈现两极分化:
军工领域:航空航天用M55J级需求年增20%,价格稳定在3000元/千克;
民用市场:通过原丝规模化(万吨级产线)与能源替代(绿电),目标2030年T300成本降至80元/千克。
严卫东赴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考察
四川达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邵革军赴大竹县调研时强调 坚持干字当头 向新向高而行 为奋力开创达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大竹力量
邵革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大攻坚行动”有关工作
达州高新区:铸强工业“主引擎”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宣汉:内外发力 向“智改数转”要效益
达州高新区:锚定全年目标任务 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
达州建筑材料行业:创新驱动,绿色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