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制砂价格稳中有降,天然砂资源趋紧2025年5月20日,长江流域机制砂(0-5mm)主流报价75-85元/吨,较年初下跌5%-8%;而天然砂(中粗砂)报价120-130元/吨,部分区域因资源枯竭涨幅达10%。需求端,基建项目对骨料需求保持刚性,但房地产项目开工不足导致需求分化。二、区域竞争与产能过剩华东、华南地区因矿山整治和环保限产,骨料供应偏紧,价格维持高位;而华中、西南地区产能扩张过快,价格竞争激烈。据中国砂石协会统计,2025年全国砂石骨料产能利用率不足60%,部分中小企业因成本压力退出市场。三、成本与运输瓶颈砂石骨料成本中,运输费用占比高达40%-50%。长江流域“公转水”政策推动下,水运成本较公路运输降低30%,但部分内陆地区仍依赖公路运输,导致区域价差扩大。此外,矿山开采成本(炸药、柴油)上涨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四、绿色转型与未来趋势行业正加速向规模化、绿色化发展。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布局尾矿综合利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等绿色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随着基建项目资金到位率提升,骨料需求或迎来阶段性回暖,但长期需关注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和资源税改革影响。
2025年05月20日
0 次
0 次
一、沥青基防水卷材价格承压,高分子材料逆势上涨2025年5月20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mm)主流报价15-18元/平方米,较年初下跌8%-10%,主要受原油价格波动和房地产需求疲软影响;而TPO、PVC等高分子防水卷材报价25-30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8%,受益于绿色建筑政策推动。二、需求结构分化与库存压力防水材料需求呈现“基建支撑、房地产拖累”的特征。高铁、地铁、地下管廊等基建项目对高分子防水材料需求旺盛,而房地产项目因资金紧张导致材料采购延迟。企业库存方面,中小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45天以上,头部企业通过“以销定产”模式控制风险。三、成本与技术博弈原料端沥青价格波动对沥青基卷材成本影响显著,而高分子材料成本受聚乙烯、聚氯乙烯等石化产品价格影响。技术层面,行业正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自粘型、预铺反粘型等新型防水材料占比提升至30%,施工效率提升30%以上。四、未来趋势与政策驱动政策层面,《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实施推动行业技术升级,高分子材料、喷涂速凝橡胶沥青等新型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头部企业通过布局光伏屋面、装配式建筑等细分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预计2025年下半年,随着“十四五”重大项目加速落地,防水材料需求或迎来结构性反弹,但中小企业仍面临技术壁垒和资金压力。
2025年05月20日
0 次
0 次
一、动力煤价格延续弱势,区域分化加剧截至2025年5月20日,国内动力煤市场延续“北跌南稳”格局。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625元/吨,较5月上旬下跌1.5%,主要受港口库存高企(北港库存突破2500万吨)及下游电厂采购放缓影响;而鄂尔多斯地区50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跌至495元/吨,较月初下降3%,因当地煤矿复产导致供应增加。南方市场方面,广州港5500大卡进口煤到岸价维持在780元/吨,因海运成本支撑及进口配额限制,价格相对坚挺。二、需求端疲软与供给端宽松双重压力需求端,沿海八省电厂日耗量降至160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8%,因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挤压火电需求。供给端,国内原煤产量持续高位,1-4月累计产量达15亿吨,同比增长5%,其中山西、内蒙古等主产区产能利用率超90%。进口方面,1-4月动力煤进口量累计1.2亿吨,同比增长10%,因印尼、俄罗斯等国煤炭价格优势明显(澳洲5500大卡到岸价较北方港低16元/吨)。三、成本与政策博弈下的价格支撑原料端,煤矿开采成本因安全投入增加(如智能化设备应用)上升5%-8%,但动力煤价格下跌导致部分中小煤矿亏损扩大,倒逼行业集中度提升。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要求“疆煤外运”通道运力提升至3亿吨/年,同时推进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限制市场煤价格波动。此外,环保政策趋严(如北方地区“煤改气”推进)进一步削弱动力煤需求。四、未来趋势与风险预警短期来看,动力煤价格或维持弱势震荡,但需警惕夏季用电高峰前的补库需求释放。中长期而言,随着“双碳”目标推进,火电占比将逐步下降,动力煤需求增速或放缓至2%以下。企业需关注三大风险:一是进口煤冲击(全球海运煤价差扩大形成“价格虹吸效应”);二是新能源替代(光伏、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三是政策调控(如煤炭储备能力建设要求)。
2025年05月20日
0 次
0 次
一、炼焦煤价格持稳,结构性矛盾凸显截至2025年5月20日,国内主焦煤(硫<1%)市场报价1225元/吨,与5月上旬持平,但区域分化明显。山西柳林主焦煤坑口价维持在1300元/吨,因当地煤矿资源枯竭及环保限产(如“双碳”目标下焦化产能压减);而山东济宁气煤报价920元/吨,较月初下跌3%,因钢厂采购积极性下降。进口方面,蒙古国炼焦煤(甘其毛都口岸)到岸价跌至1111.5元/吨,因澳洲煤进口限制放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二、钢焦产业链需求疲软传导需求端,1-4月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5%,因钢厂利润压缩(螺纹钢价格长期低于成本线3500元/吨)导致高炉开工率降至75%。焦炭方面,准一级冶金焦价格维持在1316.4元/吨,但焦化厂库存周转天数延长至20天,因钢厂压价采购(焦炭基差贴水扩大至200元/吨)。供给端,1-4月炼焦煤产量880万吨,环比下降8.3%,但进口量同比增长15%(如俄罗斯煤进口占比提升至20%),缓解国内供应紧张。三、成本与替代技术冲击原料端,炼焦煤开采成本因瓦斯治理、矿井智能化改造上升10%-12%,但价格下跌导致部分煤矿亏损(如山西部分矿井吨煤亏损超50元)。技术层面,氢冶金等低碳技术若取得突破,传统焦煤需求或受冲击(据测算,氢冶金技术可使焦煤需求减少30%)。此外,焦炭期货空头持仓占比超60%,加剧现货价格下行压力。四、未来趋势与应对策略短期来看,炼焦煤价格或维持窄幅震荡,但需关注钢厂复产节奏(如螺纹钢价格反弹至3800元/吨以上或刺激补库需求)。中长期而言,产业链负反馈(钢厂压价→焦化厂压价→煤矿减产)或持续,企业需通过以下策略应对:一是布局长协合同(稳定供应与价格);二是发展配煤技术(降低主焦煤依赖);三是探索非煤业务(如氢能、储能)。
2025年05月20日
0 次
0 次
一、无烟煤价格逆势上涨,供需格局趋紧截至2025年5月20日,国内无烟煤(洗中块,挥发份≤8%)市场报价965元/吨,较5月上旬上涨0.5%,主要受化工、建材等行业需求拉动。晋城地区无烟煤坑口价涨至820元/吨,因当地煤矿资源整合(如关闭年产30万吨以下矿井)导致供应减少;而河南永城无烟煤报价维持在850元/吨,因化肥企业采购旺季(尿素价格同比上涨10%)支撑需求。二、高端需求增长与供应结构性短缺需求端,无烟煤在化工领域(如合成氨、甲醇)占比提升至40%,因环保政策推动“以无烟煤替代烟煤”趋势。建材领域,无烟煤喷吹煤需求稳定(如阳泉喷吹煤报价790元/吨),因高炉大型化对煤质要求提升。供给端,1-4月无烟煤产量200万吨,与去年同比持平,但优质资源(如挥发份<6%)占比下降至30%,加剧结构性短缺。三、成本与环保政策双重驱动原料端,无烟煤开采成本因深部开采(如埋深超800米矿井占比提升至25%)上升15%-20%,但价格上行缓解企业压力。政策层面,生态环境部要求无烟煤洗选企业废水零排放,倒逼企业技术升级(如干法选煤技术应用)。此外,山西、河南等主产区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单矿投资超5亿元。四、未来趋势与转型方向短期来看,无烟煤价格或维持高位,但需警惕进口煤冲击(如俄罗斯无烟煤到岸价较国内低50元/吨)。中长期而言,行业需向三大方向转型:一是发展高端煤化工(如费托合成制烯烃);二是布局新能源材料(如无烟煤基活性炭用于储能);三是拓展国际市场(如东南亚化肥需求增长)。企业需通过以下策略应对:一是强化资源储备(锁定优质矿权);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如低灰熔点无烟煤开发);三是深化产业链合作(与化工、建材企业共建园区)。
2025年05月20日
0 次
0 次
一、木材价格低位震荡2025年5月20日,辐射松木方(3000×40×90mm)重庆港报价1850元/方,云杉木方(4000×50×100mm)报价2100元/方,价格较年初基本持平。广西桉木价格维持在500-550元/吨,较2022年高点下跌40%,反映出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对板材需求的拖累。二、需求结构分化当前木材市场呈现“基建支撑、房地产拖累”的特征。西渝高铁、成渝中线高铁等项目带动高强度模板需求,但普通建材需求疲软。据龙易购科技分析,2025年下半年木材需求或随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企稳而回升,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局势仍构成不确定性。三、供应链与成本压力木材供应链中,运输成本占比较高。重庆本地企业通过优化物流网络降低运输成本,但中小型企业仍面临较大压力。成本方面,原木期货价格反弹或对木材价格形成支撑,但企业库存压力仍需通过价格战缓解。四、未来趋势研判短期来看,木材价格或维持低位震荡,但中长期有望随政策利好释放和库存压力缓解而企稳回升。建议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以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
2025年05月20日
0 次
0 次
一、区域价格持续探底2025年5月20日,西南地区水泥价格延续下跌趋势。重庆市场P.O42.5散装水泥报价310-315元/吨,较成都低20-30元/吨,但物流成本高企限制了低价资源的跨区域渗透。值得注意的是,遂宁市场盾石水泥报价280元/吨,红狮水泥报价275元/吨,外来低价水泥冲击明显,本地企业通过错峰生产维持价格稳定。二、供需失衡与库存压力当前水泥行业面临“需求萎缩、产能过剩”的双重压力。据造价通监测,4月第三周至5月第一周,西南地区水泥价格累计下跌4.26%,其中贵阳、昆明、重庆P.O42.5散装水泥价格周跌幅分别达6.20%、6.00%、4.50%。库存方面,重庆500万吨/年骨料项目预计10月投产,未来骨料供应增加或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三、成本与政策博弈水泥生产成本中,煤炭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显著。尽管2025年水泥原材料价格已跌至低位,但熟料产能利用率持续下降至50%左右,导致单位生产成本上升。政策层面,环保限产与错峰生产成为企业稳定价格的主要手段,但部分区域执行力度不足,导致价格战频发。四、未来趋势研判短期来看,水泥价格或延续弱势震荡,但基建项目需求释放或对局部市场形成支撑。长期需关注绿色建材政策落地及超低排放改造进度,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水泥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2025年05月20日
0 次
0 次
一、螺纹钢与高强品种价格分化2025年5月20日,重庆市场螺纹钢(HRB400E 20mm)主流报价为3270元/吨,较前日下跌20元,延续了自5月以来的弱势震荡态势。达钢、永航等主流钢厂出厂价同步下调,反映市场需求疲软。值得关注的是,高强品种HRB500E 20mm攀钢报价仍维持在3820元/吨,较HRB400E溢价达480元/吨,显示出特高压工程等高端基建项目对高强钢材的刚性需求。二、供需矛盾与区域价差当前市场呈现“需求不足、供应微增”的特征。据Mysteel数据显示,江苏主导仓库5月1日-9日建筑钢材出库量环比下降10%,日均出库量减少1965吨,终端采购量显著萎缩。与此同时,短流程电炉钢产量环比回升8%,但攀钢、德胜钢铁因环保限产减产10%-15%,导致区域性规格缺货现象频发。重庆本地价格较成都低20-30元/吨,但物流成本高企限制了低价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三、成本与政策双重压力原料端铁矿石价格波动对钢材成本形成支撑,但焦炭价格下行抵消了部分成本压力。政策层面,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18%,直接拖累普通建材需求。然而,西渝高铁、成渝中线高铁等基建项目持续推进,对中厚板、高强混凝土等品种形成结构性支撑。四、未来趋势研判短期来看,建筑钢材价格或延续弱势震荡,但中厚板、低合金资源因特高压工程需求支撑,价格韧性较强。长期需关注绿色基建项目落地节奏及环保限产政策执行力度,若资金到位率提升至60%以上,钢材需求或迎来阶段性反弹。
2025年05月20日
0 次
0 次
在成都市双流区成都轨道装备智慧工厂,3个轨道交通车辆检修机器人已上岗月余,为成都轨道交通列车车门“把脉问诊”,效率较传统人工检修提升约100%……当前,从列车自动驾驶到智能运维管理,从客流预测调度到安全风险预警,AI的创新应用正不断解锁轨道交通行业新需求。5月13日,在2025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首场)上,多家成都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相关企业发布技术需求和场景清单,探讨轨道交通产业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激光等新兴技术跨界融合,加快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产业发展开拓新增长点。技术破局系统构建轨道交通全场景应用生态近年来,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初步形成集科技研发、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运维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格局。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成都地铁、有轨电车、悬挂式单轨等整车产能突破1492辆,轨道交通全产业链营收超4400亿元。面对产业发展变革,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有哪些新增长点?“成都把人工智能、激光技术、智能机器人等硬科技产品作为‘破局’钥匙,借助智能感知、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等前沿技术,系统构建轨道交通全场景应用生态,让技术革新与场景创新双向赋能。”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装备制造产业处(轨道交通产业处)处长刘莎说。人工巡检效率难以匹配需求,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困境之一。活动中,来自成都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地铁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吸引嘉宾目光——机器人可对车底关键检修点精确成像,智能判断关键部件异常状态。“在成都地铁元华车辆段,该检修机器人已上岗近两年,故障检出率达98%。”激光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激光清洗可以替代传统工艺,用于轨道设施维护,例如清除车体表面锈蚀或涂层,具有环保高效的优势。”成都迈锐捷激光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张志宇说,激光清洗机还可以与爬壁机器人结合,让机器人清洗人工难以操作的关键部位。需求牵引助力轨道交通与新兴技术跨界融合轨道交通产业如何与人工智能、机器人、激光等新兴技术更好地跨界融合?“AI+轨道交通、激光+轨道交通、机器人+轨道交通有诸多需求与应用场景。”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杨艳群认为,利用AI提升客服、生产制造等方面的业务效能,可以让车辆以更智能的方式运行;结合轨道交通离散型、小批量定制化生产的特点,机器人可以深度参与轨道交通车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运维技术已在成都地铁17、18、19号线及资阳S3线的各场段中应用,配置了车门在线监测系统等设备。”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术部副部长李智强说,但在维保检修工作中,机器代替人工作业仍然存在明显不足,机器数据的准确率不够。对此,公司需求明确——希望结合具体检修任务,提高机器人的作业覆盖率,确保智能设备检测准确率不低于90%。此外,列车日常维保检修工作任务重、质量要求高,目前仍以人工目视检查为主,难以管控检修风险。李智强表示,接下来,公司准备引进巡检机器狗和先进技术,突破传统巡检机器人仅适用于车下或车侧检修的局限性,实现车内、车顶等更复杂的场景作业。以场景创新催生技术迭代。当天,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还围绕智能焊接技术、涂装自动化技术、轨道巡检机器人、AI智能助手等方面,发布了10余项技术场景需求。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围绕数字铁路方面发布了3项通用技术需求,围绕绿色与生态环保、高原卫生与健康等5个方面发布了11项工程急需技术需求。(记者 薛维睿)
2025年05月19日
0 次
0 次
中国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6.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0.06万亿元。4月末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较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2025年首次全面降准正式落地。此前,央行宣布,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美国调整对华加征关税,于美东时间5月14日凌晨0时01分,撤销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调整实施34%的对等关税措施,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同时,美方还将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国际邮件从价税率由120%下调至54%,撤销原定于6月1日起将从量税由每件100美元调增为200美元的措施。中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关税解绑的同时,“抢运潮”出现,外贸企业争相角逐90天的缓冲期,此前的积压订单集中补发,航运舱位预订量大幅回升,运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美方以芬太尼为借口对中国无理加征两轮关税,中方均第一时间采取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在内的反制举措,坚定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这些反制措施仍然有效。为落实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共识,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5月14日起,在90天内暂停对28家美国实体实行出口管制管控措施。同时,暂停17家美国实体不可靠实体清单措施。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选择在部分商业银行和试点城市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将贷款占并购交易价款比例提高到80%、贷款期限延长到10年。5月14日,全国主港铁矿石成交123.30万吨,环比增65.1%;237家主流贸易商建筑钢材成交11.98万吨,环比增22.4%。本周,唐山主流样本钢厂平均钢坯含税成本2902元/吨,周环比下调4元/吨,与5月14日普方坯出厂价格2980元/吨相比,钢厂平均盈利78元/吨。包钢计于5月16日起对2250mm热轧轧机进行停产检修,预计检修半个月,影响日均产量1.37万吨,另外计划6月4日起对CSP1780mm热轧轧机进行停产检修,预计检修半个月,影响日均产量0.96万吨左右。中钢协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5月上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205万吨,平均日产220.5万吨,日产环比增长0.2%。 万科A:公司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拟向公司提供借款,借款金额不超过15.52亿元,用于偿还公司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的本金与利息。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占新车总销量超过四分之一。5月14日,中蒙两国能源合作重要通道——中蒙甘其毛都至嘎顺苏海图铁路的建设开工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举行。
2025年05月19日
0 次
0 次
2025年5月20日陶瓷砖市场价格分化与绿色制造转型
碳化硅价格“冰火两重天”:衬底扩产潮与器件代际竞争
稀土新材料价格分化加剧,政策与需求重塑市场格局
2025年中国五金金属市场及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2025年5月20日管材市场价格走势与管道工程需求分析
2025年5月9日新能源汽车制造原材料市场深度解析与供应链优化策略
锂材料价格走势分析:供需博弈下的高位震荡
2025年5月20日砂石骨料市场价格分化与区域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