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0 次
0 次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达州出台系列举措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为民营企业积蓄赋能,助推民营经济踏步前进,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释放出澎湃动能。
进入四季度,水泥迎来销售旺季,这为华新水泥(万源)有限公司又带来了机遇。眼下,公司各条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订单、产值实现新的突破。
华新水泥(万源)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 华韬:数据显示,产值在去年同比的基础上增加了14.27%,税收增长了121.26%,水泥产量增长42.27%,混凝土增长了62.98%。
今年,在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华新水泥(万源)有限公司在相关部门帮助下,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盘活市场活力,实现转型升级。前不久,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公示,华新水泥(万源)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进一步增添了企业发展信心。
万源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邱志刚:我们聚焦清洁能源、绿色建材、中药材和富硒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大力支持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加快建设“一区四园”,持续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行动,为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这两天,在川东晟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也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按照图纸将零部件装进机箱,组装、测试、校准,各个环节有条不紊推进。
四川省川东晟达电器总经理 郑启勇:我们今年的生产订单,跟去年相比上升了10%。我们今年还准备搞智能造生产线,大概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智能造生产线要是成型的话,就填补了达州市无人值守的生产线(空白),就是一块铁皮出来就是一个柜子、一个箱子。
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川东晟达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之所以有这样的发展底气和信心,离不开达川区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当地先后出台《稳住经济增长40条政策措施》《达川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一条措施》等,打出系列政策“组合拳”,切实助企纾困解难。
达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唐甜: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系列部署,坚持高效履行,统筹协调,切实提升监管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大竹县推动民营市场主体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不动产、水电气费缴纳等信息与金融机构共享,推行“大数据信易贷”,破解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缺失、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有效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贷款的可得性、便捷性。
今年,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为新建5万吨速冻汤圆生产线,向银行提交了2000万元贷款,银行通过“大数据信易贷”平台,仅用2周时间,就完成调查、审批、投放。目前,公司5万吨速冻汤圆生产线已投产,仅此一项,预计四季度可为公司增加销售收入1.5亿元。
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唐祥华:我们新投了1.5个亿,建了5万吨速冻汤圆生产线,可年增加销售收入6个亿,带动农户种植糯稻20万亩。
达州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撑,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从 “优化环境”“强化供给”“激发动力”等多个方向,谋划提出一揽子思路措施,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民营经济增强新动能、迸发新活力。
据了解,截至9月底,达州实有民营市场主体30.86万户,占全部市场主体97.67%;民营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4.6%,高于全省4.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达州民营经济企稳向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作用日益凸显,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164亿元,占GDP比重为62.6%,排全省第3位,高于全省8.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6.8%,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
严卫东赴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考察
四川达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邵革军赴大竹县调研时强调 坚持干字当头 向新向高而行 为奋力开创达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大竹力量
宣汉:内外发力 向“智改数转”要效益
邵革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大攻坚行动”有关工作
达州高新区:锚定全年目标任务 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
达州高新区:铸强工业“主引擎”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达州建筑材料行业:创新驱动,绿色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