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0 次
0 次
2025年4月,锂电铜箔市场出现罕见的价格倒挂现象:6微米铜箔价格突破9.6万元/吨,较2024年四季度上涨6.8%,但电解铜现货价却从9.3万元/吨回落至8.9万元/吨。这种“加工费主导”的涨价模式,折射出行业技术变革与产业重构的深层逻辑。
技术壁垒:超薄化与抗拉强度双提升
头部企业通过工艺改进,将铜箔厚度从6微米压缩至4.5微米,抗拉强度提升至500MPa以上。以诺德股份为例,其“双面光+微晶”技术使铜箔单位面积重量减少25%,但加工费却上涨30%。这种技术溢价导致:
高端市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企业采购价较行业均价高15%;
低端市场:部分中小电池厂因成本压力转向铝箔,2025年Q1铝箔渗透率提升至18%。
产能竞赛:设备国产化与良率瓶颈
国内铜箔企业掀起新一轮扩产潮,但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
阴极辊:日本新日铁产品交货周期长达18个月,国产设备良率仅85%(进口设备92%);
生箔机:洪田科技研发的36辊生箔机实现单线产能翻倍,但故障率较德国进口设备高40%。
这种技术代差导致行业分化:头部企业毛利率维持25%,而二线厂商仅12%。
成本重构:再生铜与添加剂革命
为应对原料成本压力,企业加速布局再生铜体系:
光亮铜回收:格林美在湖北建设的10万吨/年再生铜项目,较原生铜成本低18%;
添加剂创新:中科铜箔研发的有机-无机复合添加剂,使铜箔毛面粗糙度降至0.8μm,提升电池循环寿命30%。
未来挑战:复合集流体技术冲击
随着复合铜箔(PET+铜层)技术成熟,其理论成本较电解铜箔低40%。2025年宝明科技宣布量产6微米复合铜箔,能量密度提升5%,但规模化应用仍受限于良率(当前仅60%)。这场“铜箔革命”或将重塑全球锂电材料格局。
严卫东赴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考察
四川达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邵革军赴大竹县调研时强调 坚持干字当头 向新向高而行 为奋力开创达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大竹力量
邵革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大攻坚行动”有关工作
达州高新区:铸强工业“主引擎”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宣汉:内外发力 向“智改数转”要效益
达州高新区:锚定全年目标任务 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
达州建筑材料行业:创新驱动,绿色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