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动态 > 资讯详情

工程塑料(POM/PA66)价格异动追踪(2025年3月21日)

达州市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公共服务平台

2025年03月21日

0 次

0 次

一、市场惊变:PA66单周暴涨12%,POM成本支撑崩塌‌

截至3月21日,华东市场PA66(EPR27)现货报价飙升至28500元/吨,单周涨幅达12%,创2018年以来最大周涨幅;而POM(共聚甲醛)价格则跌破13500元/吨,较年初下跌18%,两者走势呈现“冰火两重天”。市场异动的核心矛盾在于‌供应端黑天鹅事件‌与‌需求端技术替代‌的激烈碰撞:

‌巴斯夫德国工厂爆炸‌:3月15日,巴斯夫路德维希港PA66装置因反应釜爆炸停产,影响全球8%的己二腈(PA66核心原料)供应,导致PA66价格日内跳涨2000元/吨。

‌原油暴跌冲击POM成本‌: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70美元/桶(较年初下跌25%),甲醇(POM主要原料)现货价同步跌至2200元/吨,POM成本支撑完全瓦解。

‌区域分化加剧‌:

‌华南市场恐慌性囤货‌:美的、格力等家电企业突击采购PA66,佛山市场单日成交量突破5000吨,贸易商现货溢价高达1500元/吨。

‌华北市场抛售潮‌:山东地区POM生产企业因库存积压(平均库容比达85%),被迫以低于成本价300元/吨抛售。

‌二、多维矛盾:从汽车轻量化倒退到地缘博弈‌

‌1. 供应端:全球产能格局剧变‌

‌韩国产能冲击‌:LG化学30万吨/年POM项目将于6月投产,其采用天然气法制甲醇(成本较中国煤制甲醇低20%),预报价仅12500元/吨,较国产货低7%。

‌欧洲能源危机余波‌:德国科思创PA66装置开工率仅60%(天然气价格仍高于正常水平30%),欧洲市场PA66报价突破4000欧元/吨,倒逼中国出口激增(1-2月出口量同比增45%)。

‌2. 需求端:技术路线剧烈摇摆‌

‌汽车轻量化倒退‌:特斯拉Model 2为降低成本,将座椅骨架材料从PA66改回钢制(单车减配3kg PA66),引发行业效仿。据测算,此举可能导致全年PA66需求减少5万吨。

‌光伏支架材料替代‌:中信博新能源试点使用POM替代铝合金支架连接件,单GW光伏电站POM用量达800吨,但面临紫外线老化风险的技术争议。

三、技术破局:生物基材料与工艺革命‌

‌1. 生物基PA66量产突破‌

金发科技宣布其10万吨/年生物基PA66(原料来自玉米秸秆)正式投产,成本较石油基产品低20%,已通过比亚迪汽车保险杠测试。但行业痛点仍在:

‌耐温性缺陷‌:生物基PA66热变形温度仅180℃(传统PA66为220℃),限制其在发动机舱内应用。

‌原料供应瓶颈‌:需200万亩玉米秸秆才能满足单条产线需求,当前实际回收量仅达理论值的30%。

‌2. 混杂改性技术崛起‌

普利特开发出“POM+碳纤维”混杂注塑工艺:

‌性能提升‌:弯曲强度提升40%,成本较纯POM制品仅增加15%。

‌应用场景‌:已用于小米机器人关节齿轮,替代进口PEEK材料(成本降低60%)。

‌3. 回收体系重构‌

格林循环建成全球首条PA66化学解聚产线,可将废渔网、旧地毯中的PA66还原为己二酸,再生料纯度达99.2%。但经济性存疑:

‌成本对比‌:再生PA66完全成本23000元/吨 vs 新料28500元/吨,价差不足以覆盖回收网络建设投入。

‌四、价格预测与风险管理‌

‌1. 短期(1个月内)‌

‌PA66‌:若巴斯夫装置停产超过20天,价格可能冲击30000元/吨,但需警惕下游汽车厂联合抵制高价(已有12家车企联合声明“暂停PA66采购”)。

‌POM‌:LG化学低价货源入市前,价格或在13000-13800元/吨区间弱势震荡,煤制POM企业普遍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

‌2. 中期(3-6个月)‌

‌PA66‌:英威达上海40万吨己二腈项目若Q3投产,价格可能回落至25000元/吨以下,但需关注反倾销调查风险(中国对美欧PA66反倾销税率可能升至45%)。

‌POM‌:天然气制POM成本优势将重塑行业格局,预计2025年末将有30%煤制POM产能永久退出。

‌3. 企业应对策略‌

‌PA66用户‌:短期:在28000元/吨以上启用聚苯硫醚(PPS)替代方案(当前价差扩大至8000元/吨)。

长期:与生物基PA66厂商签订“浮动折扣协议”(当油价高于80美元/吨时享受15%折扣)。

‌POM生产商‌:转型特种牌号:医疗级POM(毛利率35%+)需求年增25%,但需投入2000万元/万吨进行GMP改造。

布局回收网络:与快递企业合作回收POM包装托盘,建立闭环供应链。

‌五、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

‌技术替代加速‌:杜邦开发出耐高温PLA(聚乳酸),若突破150℃耐温极限,可能替代30%的PA66电子连接器市场。

‌地缘政治冲击‌:台湾海峡局势紧张可能导致POM原料甲醇进口受阻(当前30%甲醇依赖中东进口)。

‌环保政策突变‌:欧盟REACH法规拟将PA66中的己二胺列为CMR物质(致癌、致畸、生殖毒性),若实施将重创出口需求。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3-85238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