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3日
0 次
0 次
在当今时代,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球,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达州市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全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政策引领,构建数字化转型蓝图
为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有序开展,达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市质量强市办名义印发的《2024 - 2027 年 “智改数转” 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几年 “智改数转” 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为全市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方向引领。同时,制定部门的《2024 年度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部门在 “智改数转” 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加快 2024 年工业恢复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中,针对中小企业开展 “智改数转” 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对投入超过 50 万元的 “智改数转” 项目,给予实际投入 5% 的补贴,单个项目奖补最高不超过 50 万元;对成功申报国家、省级、市级 “智改数转” 类示范项目或典型应用场景的规上工业企业,再分别给予 30 万元、10 万元、5 万元奖励等。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转型成本,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参与 “智改数转”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方协同,搭建数字化服务体系
政府 “搭台搭桥”,激发转型活力
达州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积极扩大服务供给。开展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遴选工作,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赋智。加大产业数字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平台等建设力度,让广大中小微企业能接触、愿试用、懂运用先进数字技术。鼓励支持、招引一批数字赋能企业,高标准、高起点打造落地产业项目。建立资金支持机制,支持产业数字化转型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建设,减轻企业数字化转型负担。如在推动苎麻产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引导相关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苎麻种植、加工环节的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服务商 “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支撑
达州坚持以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分类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重点招引落地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企业,设立数字赋能中心、生态孵化中心,部署数字底座,共享基础软件,开展数字人才培训。加快打造一批智慧园区、智慧车间、智慧工厂等试点示范,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同时,加强考核评估,根据服务商本地支撑服务能力,对优秀服务商实施资金、项目倾斜。例如,某数字化转型服务商针对达州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了一套集生产管理、质量追溯、物流配送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
企业 “愿转敢转”,实现自身突破
对新落地企业,达州鼓励其坚持数字转型与规划设计同步开展、同步建设。对传统规上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不断降低生产运营成本,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对中小微企业,通过与数字化专业团队合作,逐步实现自身业务转型、管理转型、产品转型,不断挖掘自身数据价值,努力提高数字生产效率。达州本地一家生产电子连接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 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加大技术改造创新力度,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现拥有各类专利 18 项,产品强制性认证 6 项,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创新应用,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工业领域:“智改数转” 提升生产效能
在工业领域,达州积极推进 “智改数转”,让制造业更 “聪明”,由 “制造” 迈向 “智造”。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大力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该平台覆盖生产制造、安全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运输、资金管理、库房管理、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通过自动过磅系统、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等的应用,实现了工艺指标的精准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安全风险。达州市还组织企业开展诊断服务工作,一方面,指导各县(市、区)利用国家 “智改数转” 诊断平台,为辖区内规上制造业企业提供线上诊断服务,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策划选择部分企业开展线下一对一诊断工作,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和分析,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的 “智改数转” 方案。2024 年全市企业报送储备 “智改数转” 项目 163 个,申报 “智改数转” 资金切块项目 20 个,共获得省工业发展资金支持 8837 万元,这些项目涵盖建材、食品、纺织、电子等多个领域或行业。
农业领域:数字技术助力智慧农业
达州的农业数字化转型也在加速推进。以达川区的丽天牧业为例,公司董事长潘启红表示,数字化农业转型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从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殖业转化。会议过后,企业计划对现有的设施设备进行改造,引进新的智能管理系统,加强现代农业管理,逐步向智慧农业转变。在苎麻种植方面,达川区推行大棚设施育苗,通过对苗床进行严格消毒、采用特殊拌种方式保证撒播均匀、覆盖地膜保温保湿等措施,提高了出苗率,使移栽时间提前 15 至 20 天,有效避开夏季高温对苎麻生长的影响。同时,达州各地还积极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活动,将数字农业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提升农民数字化种植水平。
服务业领域:数字化提升服务品质
服务业同样受益于数字化转型。在商贸流通领域,达州市的一些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优化商品采购和销售策略,提升客户满意度。在金融服务领域,银行等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金融服务。例如,中国银行达州分行通过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为达州市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文旅产业方面,达州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开发智慧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体验。
未来展望,持续深化数实融合
尽管达州在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人才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等。未来,达州市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 “智改数转” 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 “智改数转”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强对 “智改数转” 项目的跟踪和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质量,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达州还将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数字化转型激活产业新动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书写达州发展的崭新篇章。
严卫东赴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考察
四川达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邵革军赴大竹县调研时强调 坚持干字当头 向新向高而行 为奋力开创达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大竹力量
宣汉:内外发力 向“智改数转”要效益
邵革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大攻坚行动”有关工作
达州高新区:铸强工业“主引擎”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达州高新区:锚定全年目标任务 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
达州建筑材料行业:创新驱动,绿色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