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9日
0 次
0 次
一、核心影响因素(国内视角)
1、国内供需基本面
生产端:
种植面积:受2024年棉花价格、种植成本(化肥、农药价格)和补贴政策影响,农民可能调整种植意愿。
天气与单产: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主产区的气候条件(如干旱、洪涝)直接影响产量。
技术升级:耐旱棉种推广或机械化程度提升可能提高单产。
消费端:
纺织业需求:国内服装消费复苏(尤其是电商驱动)、纺织品出口订单(欧美市场库存周期)是关键变量。
替代品竞争:国内化纤产能(如聚酯)扩张可能抑制棉花需求。
2、 库存与储备政策
国储棉轮换节奏(抛储或收储)对市场短期供需平衡有直接影响。
2024年末库存水平决定2025年补库需求强度。
3、进口依赖度与成本
中国常年进口棉花(主要来源:美国、巴西、印度等),国际棉价和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进口成本。
进口配额政策调整(如滑准税配额发放量)可能调节内外价差。
4、宏观经济环境
国内消费复苏力度(GDP增速、居民可支配收入)。
纺织企业融资成本(央行货币政策、贷款利率)。
二、价格预测情景(中性分析)
1. 基准情景(温和波动)
假设:气候正常、国内消费温和增长(3%-4%)、进口政策稳定。
预测:
国内棉花价格区间 15,000-18,000元/吨(参考2021-2023年均值)。
若国际棉价上涨(如美棉减产),国内进口成本上升可能推高价格至19,000元/吨。
2. 上行风险(供不应求)
条件:主产区极端天气导致减产、纺织出口订单超预期反弹。
价格上限:短期可能突破 20,000元/吨(接近2021年高点)。
3. 下行风险(需求疲软)
条件:国内消费不及预期、化纤替代加速、国际棉价大幅下跌。
价格下限:或回落至 13,000-14,000元/吨。
三、关键监测指标(公开数据)
生产端: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棉花种植意向调查。
主产区天气预警(中国气象局)。
消费端:
国内纺织品服装零售额(国家统计局)。
纺织业PMI指数(反映企业开工率)。
国际市场联动:
ICE美棉期货价格、巴西棉花出口报价。
USDA全球棉花供需月度报告(关注中国进口预估)。
四、策略建议
企业应对:
纺织厂可分批锁定原料成本(利用国内期货市场或远期合约)。
关注新疆以外产区的棉花质量与价格(分散供应链风险)。
投资者关注:
内外价差套利机会(郑棉期货与ICE美棉价差)。
季节性波动规律(通常Q3-Q4为新棉上市季,价格承压)。
五、总结
2025年中国棉花价格大概率在 13,000-20,000元/吨 区间波动,核心矛盾在于 国内产量稳定性 与 纺织需求复苏节奏。建议优先跟踪公开的种植面积数据、天气风险以及纺织业库存周期变化,避免对政策方向过度解读。
严卫东赴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考察
四川达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邵革军赴大竹县调研时强调 坚持干字当头 向新向高而行 为奋力开创达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大竹力量
宣汉:内外发力 向“智改数转”要效益
邵革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大攻坚行动”有关工作
达州高新区:锚定全年目标任务 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
达州高新区:铸强工业“主引擎”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达州建筑材料行业:创新驱动,绿色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