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0 次
0 次
2025年全球产业链加速区域化重组,原材料价格波动从“单一供需驱动”转向“地缘政治+技术变革+ESG约束”三重逻辑叠加,企业需构建“韧性供应链+绿色溢价管理”双轨体系。
地缘政治博弈
关键矿产争夺白热化: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补贴驱动本土锂、镍等矿产开发,但资源国出口管制(如印尼镍矿出口禁令)导致全球供应链区域割裂,LME镍价年内波动率突破30%。
贸易壁垒推高成本:欧盟碳边境税(CBAM)实施后,中国钢铁出口成本增加8%-12%,倒逼企业转向“绿电冶炼+碳足迹认证”模式。
技术变革重构需求
新能源革命催生“新金属”行情: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下,锆、锗等稀有金属需求量预计年增40%,价格较传统金属溢价超200%。
数字化技术提升定价效率: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大宗商品交易,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试点“智能合约+实时交割”,铜价波动传导速度缩短至24小时。
ESG约束强化供给刚性
环保政策压缩产能:中国《稀土管理条例》实施后,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同比下降15%,氧化镨钕价格较2024年上涨35%。
碳成本内部化:欧盟新规要求进口铝材碳排放强度低于8kg CO₂/kg,中国铝企需额外支付碳关税150-200美元/吨,推动“水电铝”产能占比提升至30%。
行业
短期策略
长期布局
新能源汽车 | 与资源国签订“产能换资源”协议(如宁德时代在印尼投建镍冶炼厂) | 研发“无钴电池+钠离子电池”技术,降低对单一矿产依赖 |
家电制造 | 推行“模块化设计+标准化接口”以快速切换供应商 | 构建“再生材料溯源系统”,提升ESG评级以获取溢价 |
纺织服装 | 采用“合成生物基纤维”替代棉花(成本降低18%) | 投资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废旧纺织品100%回收利用 |
建立“全球产业链韧性指数”,将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纳入国家战略评估体系。
推动“绿色大宗商品交易所”建设,开发“碳价挂钩期货合约”,帮助企业锁定ESG成本。
严卫东赴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考察
四川达州: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邵革军赴大竹县调研时强调 坚持干字当头 向新向高而行 为奋力开创达州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大竹力量
邵革军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通建设、城镇污水治理、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大攻坚行动”有关工作
达州高新区:铸强工业“主引擎” 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宣汉:内外发力 向“智改数转”要效益
达州高新区:锚定全年目标任务 企业生产跑出“加速度”
达州建筑材料行业:创新驱动,绿色引领,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